天赋与努力哪个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
最常见而且最励志的观点是:努力重要。他们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只要付出就能收获。他们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他们还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他们举例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做手工,因为做出的小板凳太丑而被老实批评;牛顿上小学时候成绩落后,而且还显得呆头呆脑,不被老师喜欢;爱迪生学生时代因为成绩太差、不安心学习、爱提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而被老师劝退。还有,钱钟书考大学差15分差点落榜……这些人全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才成为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大学问家的。
但也有一些少数派持反对意见。这些少数派认为,天赋的重要程度要远远大于后天的努力。他们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只会打洞”;他们说,丑小鸭之所以最后能变成白天鹅,是因为它本身就身于天鹅蛋;如果它是野鸭蛋孵化出来的,无论它如何努力,如何勤奋,如何身处逆境而不气馁,它也无法变成一只天鹅。他们还举例说,姚明成年身高2.26米,体重280斤,天生就是打篮球的料。假设有一个身高一米五的人,那怕他通过勤奋努力,锻炼得弹跳能力比姚明强一倍,也无法和姚明去比抢篮板比扣篮,更无法合理带球冲撞。
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都失之偏僻。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天赋的重要性。事实上,大部分成功的人才都有着某方面显著的天赋。钱钟书考大学差点落榜,是因为数学不用格;但他的语文和外语成绩,却是出奇的好;爱因斯坦不会做手工小板凳,但他很会进行归纳总结;高斯小学时候就总结出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雏形。这恰恰说明他们都是在某一个方面具有及其出众的天赋。
天赋好的人,在相同的起点下、相同的努力条件下,一定比其他人有着更快的进步速度和进步幅度。这个速度和幅度,决不是靠努力就能弥补的。举例来说,天生记忆力好的人,一篇同样的文章,别人要背10遍,他背3遍就可以背诵;那么相同的时间内,他比别人背诵的要多;相同的篇目数量要求下,他比别人要背诵得轻松。
其次,我们也不能忽略努力的重要性。钱钟书有不语言文字的天赋,但如果他没有努力去读上大学,可能也泯然众人矣,很难成为作家、学者。爱迪生有着不安分的商业天赋,但如果他小学被劝退后,没有努力去实践、寻找机会,而是开始去流浪、拣破烂,甚至参加小六毛团伙去坑蒙拐骗,他也成不了大发明家、成功商人。仍然拿前面背书的例子来说话,一个有天赋的人,读3遍就可以背诵一篇千字文,但如果他根本不读,或者读了两遍就想偷懒了,那他到底也无法掌握这篇文章;反而一个天赋不如何好的人,读10遍才能勉强背诵,但如果他肯努力,废寝忘食、头悬梁锥刺骨,把这篇文章读上三五十遍,那他的最终成就就比那个天赋好的人要高。
过去人们普遍引用爱迪生的一句话:“天才往往是需要99%的汗水和1%的灵感”,让许很多人认为努力比天赋更重要。然而这是对爱迪生原话的断章取义,因为后面还有一句话更生要的,就是“往往那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天赋就是那1%的灵感,努力才是99%的汗水。
天赋是成功的基础,努力是成功的保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单纯鼓吹天赋是唯心的;片面强调努力是机械的。要想成功,我们必须有刻苦勤奋不服输的精神;但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审慎自己,找准自己的天赋点,找对自己的方向。“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注定是走不远的,但只会幻想而不愿付诸行动的人,也永远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