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是我国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开篇,它的创作者为南宋时的王应麟。王应麟为南宋时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个很有文化的人。作为文化教育者,创立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作用自然是要育人的,育人的文章,自然是包含了仁义礼智信这样的内核。那为什么从小就要被教育成,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正是因为人之初,性本不善,人才需要被教育,被感化。
人类,尤其是原始形态的人类,从一出生,便要争食,人类,从一出生便带着原始的动物本性——为食。从独居到群君,从社会到国家,人类,一直在不断的争夺,争夺食物,争夺资源,争夺领地,争夺主权,争不过就要打,就要杀,从黄帝大战蚩尤,到今日大鹅大战小乌,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为利益而争夺。
小到婴儿孩童,人类的幼崽,最初的形态,便是争食,争玩具,争漂亮衣服,争各种他们喜欢的东西,没有人生下来便懂得谦让。所以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在被教育着,要懂得谦让,懂得分享。
所以,人之初,性本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才不断的完善在道德这方面的约束,诸子百家的出现,开创了人类思潮的巅峰,有了孔子,有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到后来又有了耶稣,有了佛,直到南宋,有了人之初,性本善,一直到今天,有了共建文明和谐社会的理念。有了文明,才有了区别于原始动物本性的道德共识。有了文明社会这个大环境,我们人类,才能变成一个文明人,而不是与狼共舞的狼孩。
当然,也会有文明的失败品,就是那些依然恶的恶人,他们是被教育成恶的吗?不是,而是他们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恶,没有被感化,没有被隐藏,没有被锁住,一旦遇到外界的刺激,比如口角争吵,比如贫困的生活,比如别人的欺凌,比如永远填不满的欲望,这些恶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变成别人的危险,甚或变成社会的危险。
所以人需要被教育着,需要时时被提醒着,人之初,性本善。万念归于善,才不至于变成一个万恶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