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就复杂,以单纯的善恶去论人性,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且人性在社会的染缸中会发生化学反应,故而人性的本原是善是恶,真的重要么?
假如人性本善,那为何后天的引导皆是教我们如何向善,这不是我们本来就具备的性质吗?
假如人性本恶,那为何在罪恶的世界中,能够产生善良的种子,继而各处播洒,成为主流?
假如人性非善非恶,那为何世风日下,人心易变,让人感慨“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假如人性既恶又善,那为何善和恶这对反义词,能共存于人性之中,衍生出缤纷复杂的世界与无数故事传说?
可能古人也意识到这点,于是在宋代,理学家不再讨论人性的善恶,而是对先天与后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朱熹提出人性二元论,认为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中包含了最高的道德准则。笔者认为,无论人性本来是善还是恶,道德一定是后天培养而来,而非先天具备。这时便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在衡量善恶时,不正是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吗?如果人性中的善恶是先天存在的,为什么要用人为制定的标准去评判它。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本就是被赋予而来,说到这里,似乎云遮雾绕,又仿佛豁然开朗。顺从主流价值观,便是善,反之便是恶。制定社会规则的人,巧妙地用善恶以及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世界向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统一有序。善举被鼓励宣扬,恶行被惩罚批判,在这种强化机制中,人们以善自豪,殊不知善良从来就是被利用的,一只沉默的羔羊。
由此想来,人性复杂得可怕,又单纯得可怜。善恶只是一种象征,隐喻了社会规则对一个人的期望和束缚。而那些生存于社会规则中的人,无论行善还是行恶,都是作茧自缚。善良的茧苦了自己,恶毒的茧自有天收。
人性似水,无风澄澈,雨后浑浊。讨论人性,难以避开生活的晴雨。重要的不是本来是什么,而是如何在几经风雨后,保持心境的澄明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