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授予棕熊奖版杀主少藏票的理由如下:
“跨越一步,可能失去的远远大于得到。后退一步,可能一世无法弥补缺憾”说出了男女相处时的矛盾境地,想要靠近却又远离,言不由衷情非得已。本文采用了隐喻式的写法,虽没有完全点透边界感,又处处在写边界感,立足于命题,超越了命题。边界感本身就是很抽象的概念,这样的写法很适合这个话题。
==============以下为正文部分=============
围城
城里的人望着城外,城外的人羡慕城里。
之所以有边界,除了男女有别,还有道德的隔阂。
古今中外,名人的红颜、蓝颜知己不知凡几。至于普通人,更多。
我们极少能见到真的跨越男女之别,毫无隔阂地交往的男女。
跨越一步,可能失去的远远大于得到。后退一步,可能一世无法弥补缺憾。
看不见的捆绑,是一切烦恼的开始。
尤其是感情。
懵懵懂懂时,听李莫愁说“问世间,情为何物?”,情还真不是个东西。
恍恍惚惚时,听情人湖边的人说“直教人生死相许”,情的确不是个东西。
人们对这事讳莫如深,但事到临头又能给自己找到众多的借口,丝毫不会影响自己吃瓜和被人吃瓜的区别。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之所以会有边界感这东西,其实是被很多责任负累。中国人的感情更为细腻,所以对这种事更附加以道德来“约束”。
绝大部分人多此是嗤之以鼻,少数人困在城里,能感受到那种无奈与无力,但无法劝说那些枕戈以待的人们。
人和人交往,不只是下半身。
很多这类学者在研究男女关系时,其实是超脱了物理上的,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关系。更多人意识到的是精神依赖,一旦形成依赖关系,所谓的边界感在两人之间就会荡然无存。
但本质上,无论是家人还是亲人,都有明显的边界感。
唯一不同的是情人这种徘徊于城门楼子底下这种关系。
保持边界感是必要的,特别在我们这种对边界感尤为敏感的国家。
把握分寸,会让人习惯于呆在更舒适的环境中,而不会因为某种或者某人的关系感觉精神上更疲惫。
而让你失去边界感的人,就一定会让你感觉到舒适,所以会沉溺在这种非黑即白的世俗眼光中,矛盾、困苦。
边界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更多人,而不是让更多人呆在灰暗的城门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