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学历和能力都只是判断人才的一种形式,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在古代,儒家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提倡的学说也被奉为真理。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看中的是学历,故中国古代科举取士的原则也暗合此道。
科举取士始于隋唐,然而在隋唐之前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这是科举制度的雏形。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说的就是察举制。不管是察举制还科举制,都奉行的是学而优则仕。自科举制度诞生以来,产生了许多状元,然后青史留名的却寥寥无几。但是科举制度也有优点,将施展抱负的机会从上流社会中夺了过来,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资源被打破壁垒。当然,用高学历征服统治者也不过是敲门砖,只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也达到了才能获得资源。
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能力突出的人从来不缺乏,他们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自己能力充分施展的机会。李白和杜甫没有在学历上征服大唐王朝,但是他们在能力上征服了整个华夏文明。
如今社会,快餐文化已经成为了主流,许多人还是以学历为衡量人才的第一标准。学历高自带光环,在所有人眼里他们很厉害,很有能力。当然能拿到高学历的人自然也不会差,但是论为人处世却未必如世人眼中的那般优秀。有能力且优秀的人很多,拿得到高学历并不是认证一个人真正的实力。
古代人在科举取仕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三年一度的考核,这就避免了那些高分低能的人混淆视听。而如今,对于高分低能的人还是采用实践出真知。可见,古人今人对于学历和能力的看法还是一致的,以高分筛选人才,以能力淘汰不合格的。由此看来,能力和学历是分不开的,学历会让能力更突出,能力让学历更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