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的这句名言历来为人们传颂,其中蕴含的哲理不必多言,在我们这片瑰丽的土地上,同样不乏类似的警句。
二十四节气中,当以立春为首。顾名思义,立春意味着春天的脚步来临,万物复苏,大地开始苏醒。年轮开始转动,美好的新一年拉开帷幕,皆以此始。
关于春天的意象,大多温暖且美好,譬如春风、嫩绿以及湖畔形形色色的人们。
在无数的前人诗作里,我们能看见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关于初春的印象。走在城墙斑驳的小巷里,我们会听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行于游人如织的苏堤上,我们能感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独坐八角飞檐的凉亭中,我们曾长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如是种种,不一而足。
春天意味着新生,意味着希望,不仅是在那些华美的诗篇中,在如今的时代,我们同样会看见对于春天的赞美。电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诗歌一样都是文明的浓缩,而今天便想说说,关于春天的那几部电影。
曾几何时看过那部《放牛班的春天》,而后长久地沉浸在那种诚挚的情绪中。
在内容上,这部电影除却中文译名外,与春天并无太多的关联。那些唱诗班的孩子们,并不是在春天这个特别的意象里发出最美妙的歌声,看完电影的人都会明白,这世界上没有人性本恶,只有那些擅于操弄人心的手,将你我的童真与善良推向无尽的深渊。可我们同样会明白,纵使有再多险恶,当电影里的角色将那纸飞机飞出窗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重要的是希望。
那位善良的老师给予学生的希望。
那些纯洁的学生给予我们的希望。
与春天无关,却又与春天有关,一切皆因这世界上需要希望,需要美好。
故而我很喜欢电影名字里的春天。
另外一部关于春天的电影,则是国内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拍摄于1948年的《小城之春》。
关于这部电影在电影史的意义和地位,想来也无须赘述。内容上的评价,于我而言也有些不够资格。思来想去,或许诗圣他老人家那首关于春天的诗作更为妥帖恰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偶有在影像资料中见到《小城之春》,皆会被电影里描绘的景象所震惊。那封闭的空间、精简到极致的角色,还有那种故意为之的节奏,将人心的压抑与荒凉刻画得入木三分。与《放牛班的春天》不同,在这部电影里我们没看到希望,只看到无尽的沉默与荒凉,所有的绝望排山倒海般袭来,却又刻意又克制地压抑在那一方城墙上。
苦到不能哭,世间最苦楚。
很多人怕是更为喜欢《霸王别姬》,张狂又肆意的影像,将一个荒诞的时代如画卷般展现在人们眼前。可我偏更喜欢《小城之春》,波澜不惊,娓娓道来,我们终将知道,这样平静如死水的生活,才是这世间的常态。
在电影里,我看不到希望,惟有压抑。
然而电影的意义并非是让我们代入,而是让我们思考,反省。
如《放牛班的春天》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但如《小城之春》则会让我们越发珍惜眼下的生活。
希望与绝望,美好与痛苦,历来相生相伴。
故而春天的脚步来临之时,我们只会更加用力地拥抱这个温暖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