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天总能在林林总总的文章里多次看到这样一句话:秋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这是张国荣《春夏秋冬》中的一句歌词。
转眼又是一场秋凉。
2020年9月12日,若他尚在场,便六十四岁了。在秋天的夜里单曲循环这首《春夏秋冬》,虽然歌里唱的是温柔的呢喃,却沾染了几分遗憾,因为故事的结局并不圆满。
“秋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唱的是已经离开的人。这句话看似云淡风轻,却蕴含了无限唏嘘。秋天本身只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变化,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变得美好,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变得不美好。只是身处这个秋天的我们深受情绪的影响,所以才感到快乐或者悲伤。都说人与人的悲喜并不能互通,我是认同的。假如你发现别人能够理解你的情绪,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对方经历过和你同样的事情,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第二个是对方愿意花费时间聆听你的忧伤或者烦恼。年少的时候会有诸多忧愁,当然也希望有很多朋友;而现在早已习惯独处,那些感觉很难过的事情好像很容易就能过去,再也不把离开看作是很悲伤的事。
“能同途偶遇在这星球上,是某种缘分”告诉我们无论结局如何,只要相遇就足够美丽。有的人错过是一种遗憾,如果从未相遇是更大的遗憾。想到这里,就不难理解歌里流淌出的淡淡的柔软和欣慰。纵使伤痕累累,亦不忘感激曾经经历的种种,没有故事的我们如何甘心做一张白纸?所以需要相遇需要分离需要经历,需要刻骨铭心需要不经意再提起。不曾品尝烦恼和忧愁的人生,总是缺了几分独特的况味。如果诗人们都过得顺风顺水,那还有什么千古绝句。
“如离别你亦长处心灵上”是一种持久的怀念和祝福,就像千千万万个人对他那样。每年的春天或者秋天,这两个充满希望和果实的季节,都有人把他一次次念起,一次是因为开始,一次是因为结束。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不胜枚举也无枚举的必要,因为脱离了肉身束缚的他早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像雾像雨又像风,是晴空也是大地,如你所想幻化你心。最终没有开始也不会有结束,年年岁岁无穷尽。
越听越坚信这首歌不仅是他在表达自己,也是在为以后的我们留下一个可以温柔地把他想起的契机。这种未卜先知很大程度上只是我的臆想,却又显得那么合理。我不会怪罪你早早离我而去,而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安静的夜里安静地想起你。
初见时他是宁采臣,留下少不更事的惊鸿一面,当时的我更关注小倩;再见时他是人间绝笔程蝶衣,不知是电影的结尾预言了他的结局,还是最后的一跃印证了电影的结尾。从此再不愿意看其他由他出演的影视作品,因为会止不住地一次次惋惜。有关于他的书倒是读过一本,只是一味了解那些过去的事情又有什么用呢,毕竟有关于他的整个生命都已经定格,好的坏的留给其他人去评说。对他的倾慕始于艺术忠于人品,可惜在那个时代他还是遭受了那么多非议,万人瞩目又万箭穿心。
所幸一路走来,他爱过的人依然在。唐说:分开也像同度过。并非是习惯了悲哀,而是把对方活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深深浅浅的挂念不必刻意叙说。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时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依然无法冲淡记忆。想到这里,不再为斯人已逝而感到悲戚,秋风起夜微凉,不诉离殇。
无论你是否在场,这世上你曾来过,便已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