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别
中平六年三月二十日,颍川书院正门。
两个少年各自背着行囊,拱手作别。这两个少年,年纪较长的那个,峨冠博带,身上还散发着一股熏香,正是颍川第一望族荀氏子弟中名望最盛的一位,荀彧荀文若。年纪小一些的,长发披肩,神态潇洒,乃是颍川书院中少见的寒门子弟,郭嘉郭奉孝。这二人在颍川书院中相伴已长达十余载,而今终是要分别了。
“文若,你此番举孝廉入仕为官,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有诸多忧患。而今朝廷昏暗,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你虽是荀氏子弟,但党锢之祸以来,你们荀氏在朝中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你此番上任,切记一切谨慎小心。”郭嘉叮嘱道。
荀彧却是洒然一笑,拱拱手:“多谢奉孝贤弟提醒,但愚兄在书院习文近二十载,所悟的,无非就是忠君报国四字。而今既是朝野昏暗,我又怎能独善己身?此非我荀彧之所为也。此去,彧定当竭尽心力,扫清这天下的魑魅魍魉,复兴汉室!若有朝一日,彧逢着一个贤弟心目中的明君,致书相邀,奉孝可万勿推脱啊。”二人拱手再拜,就此别过。
原来似郭荀二人这等天纵之资,各自心中早有坚定的理念,万死难改。荀彧的理念在于“忠汉室”,一腔热忱,只为报效朝廷,让这天下太平;而郭嘉之念,却在于“佐明君”,不遇明君绝不出仕。因而郭嘉不会劝阻荀彧入朝为官,荀彧也不会劝郭嘉助自己一臂之力。
二、再相逢
建安元年,荀彧荐郭嘉于曹操。
这一年,已经是荀彧在曹操帐下的第五个年头了,虽然兴汉室的志向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改变,但眼见皇帝沦为傀儡,徒有壮心却也不知从何处着手。于是,也只能另觅他策,辅佐那个曾经和自己一般,同样一腔热忱,甚至更为激进、曾经刺杀董卓的曹操。他坚信,曹操一定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而在数年的相处中,荀彧也深深被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所折服。就在这一年,荀彧向曹操推荐了自己年少时的好友郭嘉,他相信,曹操就是郭嘉所要找的那个明主。
果然,郭嘉欣然前来,与曹将军一见如故。自此,两位相交莫逆的俊杰终于再度重逢,且同殿为臣。
但是,事情真的会这么一帆风顺吗?
就在郭嘉谒见曹操之前,在荀彧府上,郭荀二人曾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对话。
“文若兄,你复兴汉室的念头,果然还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啊。”宴席上,郭嘉喟叹一声:“但你不觉得你所做的事,未必会发展成你想看到的结局吗?”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愚兄已经无其他计策可想。我也相信曹将军,会是那个一靖河山的英雄,让汉室存续下去。”荀彧的脸上,满是坚定,一如九年前那个分别的早晨。
三、献策
建安五年正月初九,许都。
这一日的许都,似乎还是和往常一样平静安宁,但谁也想不到,就在这一天,天大的事发生了。
国舅董承与将军吴子兰、校尉种辑等人,密谋诛杀曹操,事败被杀!
也就在这一天,荀彧又一次和郭嘉在府中密谈。
“奉孝,你要劝主公揽权吗?”荀彧悠悠发问。
郭嘉坦然点头,“不错。若主公不将一切权利收束到自己手中,遑论一匡天下,恐怕连这许都城都要发生动荡吧。”
“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你也知道,若一个人权位太重,那真的还有可能不改初心吗?若是曹将军将朝中大事尽数揽在手中,我怕他会变成第二个董卓啊。”荀彧有些忧心忡忡。
郭嘉却是哂然一笑:“其实很久之前我便说过,你选择的这条路未必可行。但为今之计,你也只余这一条路可走了,不妨试着将这条路走下去吧。”
荀彧寂寂不语。
后传:后七年,郭嘉病逝于邺城,在病笃之际,他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曹操,一封给荀彧。
给曹操的那封信中,提了很多建议,有军事上的,有政治上的,但总揽全篇,中心思想无非就是四个字,“霸业”和“集权”。“明公若欲定天下,则必令后方安定。欲令后方安定,则需将一切军政大权收在手中,不可交于旁人。否则后方不宁,如何一匡天下。”
给荀彧的那封信,却只仅仅写了八个字:“前路多艰,愿兄珍重!”
又后五年,曹操欲称魏公,荀彧极力反对,操震怒,荀彧悲愤,终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