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2018-7-19期,有个“虎妈”怂儿子:1、家务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必须掌握。2、将来你的另一半也是千娇万宠的,也是她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为什么她要承担全部家务呢?3、作为一个男孩子,要泡得在书房,下得了厨房,未来才会幸福。一个三观正的母亲的用心良苦。可以无需经常做,但要会。所以,我五岁开始自己梳头发,六岁开始炒菜。至今还保持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习惯。另一方面自己动手饮食清淡健康。总体对吃的是来者不拒,只要是好吃,这是以前。现在,吃饭更多是吃一种情怀了。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好玩不过嫂子。据说现在又有延伸版:好吃不过肉包子,好玩不过大姨子。搞不清要写什么,统称面食类的吧,或是写那到那。
一个南方人长了北方人的胃,经常馒头配炒白菜,也能乐活半天。记了有次在西安的回民街,新鲜出炉的白膜,一口气给吃的俩膜,后来才知道人家是用来夹腊牛肉吃了,腊牛肉夹膜,又再吃了一个。膜太香了。
所有中国妇女身上具有的一切传统美德,勤劳、俭朴……,我的母亲都有,而且还漂亮,能干,且烧得一手好菜,那个时代的生活并不富裕,母亲却用一双巧手弥补伙食方面的不足。在我们家乡,逢年过节会做些地道的特色菜,没水饺啥事。由于父亲经常走南闯北,偶尔家里也有些面食上桌。比如全家齐动手,包水饺,父亲做馅,母亲和面、赶面,我打下手,哥哥捣乱,然后全家吃饺子的热闹景象。如果有剩下的面皮,基本上隔天会煮锅海鲜手擀面。水饺的味道现记不清,能记起来的就是当时包水饺的场景。我这人懒散,对吃还是不含糊了,特别是回家时,基本是耗在厨房捣弄吃食,身边围着等吃的小孩,以及眼睛含笑的父母。自我认知,食物是一种爱的传承体。在我五、六岁时,母亲跟三婶娘搭伙,做了芝麻馅心和花生馅心的甜包,松软可口,吃了开心的时候,围着转圈,表示好吃,母亲说很麻烦,然后就再也没包子吃了。有可能是仅此一次,也可能是甜食的缘故,印象颇为深刻。可能也有人好奇:为什么不是肉包,因为她老人家不吃肥肉呗。有个中国好同事兼邻居,父母祖籍山东,酷爱面食,没事总逮着一起包饺子,包多了就腻,然后她就嚷着要做更耗时的工程—-肉包。第一次尝试肉包,是在公司的食堂整了,因为蒸锅够大,好捣腾。自己做比较有主由权,紫菜肉包馅。面是同事前天晚上和了,肉是一早菜市场购了。自己上手剁肉,用啤酒当水调馅,扔冰箱保鲜,这样出来的馅汁丰盈,而且没有肉腥味。由于面醒发的时间不够,皮硬了点,但架不住馅调了好,1,2,3,吃了7个肉包,虽然肉包小,但也没藏着能吃这件事。之前去厦门,当地的同事曾带过本地有年限有口碑的肉包店,纯馅,好吃是好吃,吃多有点腻,容易滴油的肉包都不是好肉包。公司的大姐也经常做肉包,有包菜馅,有笋干馅。总结,还是紫菜肉包好吃,有鲜味。吃肉包我们是按着北方人的标配,外加凉拌木耳、泡鸡爪作前菜。五一劳动节的时候,为了突显快乐,又做了百来个包子,然后特地开车送肉包回家。
小时候,总觉得别人的家的饭菜都是香了,外面的食物都是好吃了。后来,才发现,家常菜才是生活之本。尔今,发现老母亲煮的菜才是最爱。常年不在父母身边,所以特别喜欢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唠嗑。
我都不敢在南方买包子,一不留心买的就是甜味包子,真叫一个吃不下啊。
我们家这边的包子全是咸馅的,很多种馅,主要分萦和素两种,都特别好吃,尤其是小笼包,特别小的一只,咬一口汤汁先流出来,这才是最地道的。还有跟包子差不多的烧卖,也很好吃的。
东北有个挺出名的连锁店,就叫沈老头包子铺,我经常去吃。
水亲,金叶子发了,给你哪个号上,告诉我下~
水亲,金叶子发了,给你哪个号上,告诉我下~
你自己拿着,不赚年章我就不需要了,先存你那儿,替我留着,我需要找你。
就是因为爱吃,才会自力更长。
茶叶罐无需寄,等着那天见到我,当手信吧。
P,如果你实在想送我点什么了,就送金叶子,金花也成,就丑了吧,挡不住值钱。
你自己拿着,不赚年章我就不需要了,先存你那儿,替我留着,我需要找你。
外,不要在我面前讨论这么值钱的东西,不知道我喜欢金光闪闪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