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愁绪好比度日如年……”如花在怡红楼为客人献艺。
这是电影《胭脂扣》开始的镜头。单从胭脂扣望文生义,装胭脂的盒子。盒子做工精致,刻着精美绝伦的雕花。《胭脂扣》开幕就给电影定了主题——风月。
不妨就跟着风月基调走。故事老套,不外是富家子弟十二少爱上青楼女子如花,遭家庭极力反对,为爱抗争双双殉情。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电影就仅作为一部悲剧,或者留下门当户对和棒打鸳鸯,摇摇头,不几日就甩出九宵云外。
只是,五十三年后。如花久待十二少不见,轮回之前从地府上来寻人。
真相在寻找的路上一桩桩揭开,包括如花求死心切,在殉情的鸦片膏掺了安眠药。十二少父母花重金从鬼门关抢回了儿子性命,瞒着十二少拌安眠药的如花当然该死。一对有情人阴阳相隔。忠贞不渝,为爱抗争变成了谋杀。
风月场滚爬的如花和十二少,一个享乐,另一个卖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多。爱情不过风月游戏。
电影通过十二少送给如花的楹联“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风月游戏弄假成真,转为爱情。也喻示爱情的距离。如梦如幻,若即若离固然浪漫,生活不是镜花水月,必落足红尘。
另一个真相,十二少给如花的定情信物,被旧物行老板指出不过是装胭脂的盒子,廉价而没收蔵价值。
如此,如花寻的不仅仅是人,还有……
五十三年的日新月异,如花生活过的地方,拆除了;五十三年前的旗袍,成了一九八七年人们眼中的迂腐和神经病,避之则吉。
经历彷徨,失措,无望。如花在轮回前夕,终于寻到十二少。
那个风光无两的富家公子,已沦为戏场龙套。衰老,衣衫褴褛,颤抖迟疑,穷困潦倒。殆于二十三岁的如花,眼角眉梢,风华正茂。龙套和主角的人生直面碰撞。
阴间人找阳间人,不外是把他带走。
如花镇定自若,附在十二少耳边,低唱《客途秋恨》的唱词:“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解下胭脂扣,还给十二少。
结局跳脱大众思维,如花放下前世今生,转身离去。
我们从神话和传说认知,阴曹地府幽冷黑暗,令人恐惧;阳间温暖光明,使人留恋。
如花的头发被风吹起,挺直的身板坚定决绝,走向地府的特写镜头,自信孤勇,地府之门在暗淡的黑夜,一片光明……
黑暗与光明的颠覆,是对执念和放下的最强暗示,前世不尽人意,轮回何尝不是重新弥补。
很喜欢香港导演关锦鹏根据李碧华同名小说执导的电影《胭脂扣》,观看不下十次。关锦鹏电影的表现手法含蓄细膩。把人情,世风融进电影,通过演员,场景含蓄呈现。
《胭脂扣》不仅重现民国时期广州西关风土人情;横亘婚姻的,重如枷锁的旧观念;人分三六九等,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的沉重;还有得失之间的模糊……
打小到大,孤勇给我最深的理解是提枪拿刀,杀敌万千。《胭脂扣》通过柔弱的如花,从抗争到放手,感受别样、凛冽的孤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3-6-3 20:03:13编辑过]
当了多年的懒虫一下子重拾文字,还特别勤奋,是惊蛰呢还是新生?
这是我第二次还是第三次看你写到胭脂扣了,可见你是有多喜欢如花。只是每一次写,视觉都不同,这一次,以如花的孤勇和决绝入题。
如花在寻找十二少的过程中,一层层拨开爱情的迷雾。在她认清真相后,最终选择是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
地狱之门重开,光明而遥眼——那是孤勇之光。
这篇不错啊,读了好几遍,语句让我读起来顺畅首先就要表扬了,层次递进也环环相扣,不算拖沓。要表扬再表扬,以兹鼓励。
经过岁月的沉淀后,所有的不甘心,结局都应该是放开和放下。
我真是一个体贴而用心的评论者
表扬既是为了满足作者需要,又能反映读者的一种美德。多写多鼓励,再写才不难。
多读多鼓励,再读才有料。
哈哈说了赶紧跑。
我今天跑了15公里,回来又做清洁抹屋子。劳动更多,那不是更开心
以下是引用秋深亦知在2023-6-4 13:59:48的发言:我今天跑了15公里,回来又做清洁抹屋子。劳动更多,那不是更开心
膜拜
这篇写得很好啊,小花把我想说的说完了,我只说好看就可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3-6-6 8:15:0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