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习惯倦在一书一茶一盏灯的夜晚。
冬日的夜时常带着七分清冷夹杂着黑暗席卷而来,那盏灯微亮的黄成了这个季节的亮光。从秋叶尽落到雨雪纷纷,书房的光亮始终在。拉上窗帘,隔绝红尘。喧嚣置于窗外,静谧凝聚轩室。门墙相隔,柔光一泻而下,尘世已在千里之外。茶香袅袅飘升,从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不管星星几许,一页一页翻着,或停留、或走马观花。灯光恬静柔和,对话悄然,一缕书魂相伴。秦砖汉瓦堆叠的历史,浮现在灯光中。
从不担心时间流逝,如同这冬日的冷,是用文字来温暖的。窗外的雪在书中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寒冷仿佛一下子热闹起来。人心的暖也在这一卷卷书之中,神农遍尝百草、岳飞精忠报国……历史的痕迹浮现在文字之中,与之对话,就像和一位老朋友随性而谈。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与诗书相伴。一天劳作过后,浸染在书香里,文字慰藉着灵魂,精神放松,遨游在精神世界。所有的疲惫与不快,都在微黄的灯光中烟消云散。每一份阅读都是在沉淀生命充实自我,读书的人从不会孤寂,文字蕴含的意境在灯光中浮现。汉代思想家王允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今中外,凡大成者无不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提升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气质,更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涵。
每一本书都是一盏灯,历史的风云、人间的冷暖,白纸黑字里都有着真切的情感。一本书,犹如一位长者,借助文字娓娓道来。从书中我知道了,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快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还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仁爱之心……
冬日的暖在书中,心灵蕴藏的恒温,融化冰雪,驱散着人生的黑暗。提一盏灯上路,洞悉世情,明理修性,陶冶情操,让自己的心灵在喧嚣中沉静下来。
一盏灯提书上路
不飞檐走壁,也不破门越窗
不管星星几许,道路宽窄
灯光照亮独行,或深或浅
横枝的梅花拦截,将长夜分段
三千静谧及未了的心事
翻过千山万水,停留或者走马观花
没有预设的终止,一卷抽丝的缯书
不必担心时间遗失,文字浮现
影子凝结成宽大衣袍,编织记忆
笔尖流畅,历史摇曳。从未走远
推远夜,太阳还未起身
合上书页安眠,入梦者微笑
明日,以及明日的明日,灯火依旧
凑字:科技的发展,纸质书已经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相对纸质书,电子书更加方便携带,可随时翻阅,做笔记。但纸质书捧在手里的厚重感,远远不是电子书所能比的。天呀,竟然还差字。主题太难,写不出。还好有存稿可以解一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