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山头》这一篇,单纯标题就给人很质朴实在的感觉。就是从出里走出山外,也可以用唯美的说辞,用流行的话语,便是:诗歌和远方。
一直以来,深为此文感动,觉得作者写出两层意思。一个是,以山外为寓体,现实生活上,好多人都羡慕着从“山里”挤进“山外”的生活,拼命地挤,挤完了,有鸡犬升天的,有头破血流的,有默默如往的.....最终来,或许都有了落叶归根,有了返璞归真的意味。
一个,作者还写出了唐明浩与涂晓芳这对夫妇相沫以濡的一辈子。故事里的一幕幕细节处,有无心无肺地支持,有荡气回肠的诉说,有一份返璞归真的情感慢慢升华的折射。
文章的开篇,先有了“鸡头村外什么样,你翻个山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涂晓芳翻了个身,咕哝一句似乎又睡着了。”这样的叙述。这种漫不经心地叙述里,蕴藏的,是一种随意的,但又无心无肺地支持啊。
接下来,走出山外的前几天,“唐明浩爱吃水果糖,她也是记得的,还要买一些烟让他夜间航行时提神,茶花烟三块五一包,店老板说大前门不错,她便一咬牙拿了整条。”这简单的叙说,这简单的一个举止的描写,却写尽了一个妻子对丈夫那种浓郁的爱,那种不渗任何杂质的爱,过多的笔墨来形容反倒会亵渎到这份纯洁的爱,轻描淡写的流露足矣。
后来,他们夫妇买了新船,也生了个女儿。那时,涂晓芳曾跌倒到般舱一事,未了,唐明浩考虑到其妻子,决定将般卖了做其他生意。涂晓芳出院后得知买了沙船后哭了。“唐明浩一边给她抹着鼻涕一边说:“咱就当换一座山头翻好了。”这简单的诉说,便是一个为人丈夫的为了安慰妻子最好的言辞。为了妻子着想,还能有再大的事么?
“饿吗?我给你煎饼吧。”这一句出现在他们夫妇已经做起酒楼生意了,涂晓芳已经退回家带孩子了,唐明浩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发展酒楼上,并有了好事之人传出他与一秘书的绯闻。
然而,他的妻子一如继往待他,回家后,就是上句所说的“饿吗?我给你煎饼吧。”这温馨的一幕,更能呈现出一种无底线地信任和爱!
“唐明浩,我这一辈子跟着你在Z城飘飘荡荡,你就不问问我喜欢不喜欢?”“你喜欢不喜欢?”“不喜欢!”“那你喜欢哪里?”“我啊,我还是喜欢鸡头村。”涂晓芳哈哈一笑:“在鸡头村的时候,我多年轻啊!”
上面的对答已经出现在结尾了,像这种类似“清水出芙蓉”不着任何痕迹的对答,更能把夫妻之间相沫以濡的生活态度和理念传递的淋漓尽致!
我从这篇看到的居然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翻过去了又如何,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蛮喜欢结尾的处理,夫妻俩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有,想到回村里,结果真的“回去了”。死亡的结局安排的非常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2-8-5 19:33:45编辑过]
感觉是明暗两条线,一条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一天是人这一生,翻山,回归,从生到死,什么都没有带走
以下是引用江小乔在2022-8-5 19:33:12的发言:
感觉是明暗两条线,一条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一天是人这一生,翻山,回归,从生到死,什么都没有带走
没看出那么多,就是看了心动,我也想要涂晓芳,他俩就像邻村那谁谁与那谁谁两口子,而且还经常从他们门口路过那种。
本来想单独发一贴给作者加个油,后来想了想,一个旁观者,还是不要想太多。借你的帖子支持一下作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2-8-5 21:28:26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卜二在2022-8-5 21:23:39的发言:没看出那么多,就是看了心动,我也想要涂晓芳,他俩就像邻村那谁谁与那谁谁两口子,而且还经常从他们门口路过那种。
你发现没,每个人看小说的角度都不一样,我就被她们揪着让我看,我就浏览了下,大概的顺着小说的线,感觉是这样的结构安排,至于内容没看那么仔细,结局的死亡安排的挺巧妙的
以下是引用补刀乔在2022-8-5 22:45:54的发言:你发现没,每个人看小说的角度都不一样,我就被她们揪着让我看,我就浏览了下,大概的顺着小说的线,感觉是这样的结构安排,至于内容没看那么仔细,结局的死亡安排的挺巧妙的
我现在也很少在意语言的细节了,本来就是文无第一,你喜欢的别人未必认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用淡淡的文字轻轻撩动你的心,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