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吧论坛藏经阁 → 2367 号风云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五月吧风云及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书剑||花样||光寒||藏经阁||书剑报到||书剑规则||花样资料||学堂||故事||总结||群杀资料||群杀总结||顶图||狼埔军校||回收站||提交||搜索
群杀的思考(共搜集有2帖,此为第1帖)

(作者:刀鞘;提交人:牛;提交时间:2010/10/20 18:58:23)

看起来牛牛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只是认识得太迟了。

还记得很多年以前长风(还是别人?)在qq里聊起,鼓动我说:刀鞘啊,五月太儿女了,对成长不利;你来扫荡扫荡也好。这一别也耽搁了那么久了。

水至清则无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契约包容度的愿景吧?五月如此,群杀应该也是如此。这种契约不应该是单一标准的,而是交叉的、互动的,为最终走向共同提高而努力的一个可升级平台 。换句话说,如果群杀有一天有一个上市的机会,你,牛牛,及一干管理群,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所向往的也是这样一个“群而不党,党不伐异”的大同社会,但看起来是如此之难。包括我自己,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看不到的一些薄弱环节。我觉得评委更积极的做法是让自己能体察出来的这种行文上的优点以自己的权利说出来而以判断的方式加以扩大化,而不是一味的去棒杀别人的不足之处。让年轻的走向成熟,让成熟的依然锐气,让相互提高成为可能,让愚昧浅薄的自己醒来……对于我们每一个平等的个体来讲,我认为这种春风化雨的契约更为让人接受。

栽培、嫁接是一种方式,但更为自然的还是让时间做主的优胜劣汰。在此,我也呼唤一种近乎天才型的选手为这种制度作提纲挈领的作用。但这么多年网下来,传承与发扬并没有完美的结合,在选手们被冠于“70后”“80后”甚至“90后”的表符之后,一个个断层在制约着这种完美的融合;如果,我们的队评也陷入这种“作协标准”的怪圈,无疑也是一个悲剧。

在我参与的有限的几个视点中,有些美好,并没有被最大化;或者说,还没有被发扬广大,就已经偃旗息鼓;这也不能不算是一种阵痛。或许有些美好还只是萌芽,有些对别人而言正是最致命的弱点;如果我们看不到这种希望的闪光、愈合的良药,我说,群杀举行多少届,制度制定得多完美,对个人、对集体,都是毫无裨益的。

所以,我还是呼唤一种玩时所提倡的大评审团制度;不仅要有最专业、敬业的大法官,也要有最生活、最博知的市井小民;真理或许在经典学院里,也有可能遗忘在深巷陋港里。

休息回来又唠叨几句,也算是对游戏中未能尽力的一点歉意吧。




群杀的思考(共搜集有2帖,此为第2帖)

(作者:刀鞘;提交人:牛;提交时间:2010/10/20 18:59:06)

很不错的一个贴,但到现在,十零天过去了,还是只有280多的点击率;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反映了五月的一些现状?我们在进行的思考是不是还是些伪思考?是不是还只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没有普世的意义?还是说五月的人缺乏的正是这种思考的姿态?这都让我很是迷惑。

每次上来,总要到五月来瞄几眼,大多的时候,很多板块都是零贴零回复;很是让我心酸。

难道大家都是憋着一股气要到风云、群杀的时候才愿意释放?其它的时候都是听之任之?

我不知道这些文字的基础由何而来;只有对抗才会让才情喷薄而出吗?

没有评论的氛围,也就没有写的动力了。

我上次溜到不知道是哪场的风云,看到有一个追魂的诗,还记得第一句“我散步,挽月光上桥”,很是清新脱俗;但应者廖廖,回贴乏善;很是为之可惜;大概五月有此才情的太多了,才会熟视无睹;是不是也都是因为自视甚高,而不大再去诗歌版啊,散文版啊去发贴;而宁愿躲在风云的角落而无人问津?

一方面,风云、群杀制造了一场又一场的繁荣,但曲终人散的时候,真正值得纪念的又那么的少;那种一开始玩时候的留有余香的感觉,越来越少。

我想大家还能来,是来品位这种友谊的对抗带来的余香的;而不是相反。谁家也没有揭不开锅才上论坛来希望能获得实质上的索求;我觉得,在这一点上牛牛应该是估计错了网友们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所以,我觉得关键还是主办方,组织一场高质量的游戏能够让大家玩到人戏不分才是比较高的境界。好的主题,好的前期策划,好的桥段的设计。以及大多数能够有时间投入的玩家。评论,写手,对掐,都是可以掌控的。

我还是倾向于宁缺不滥的;可以有打酱油的,但显然不应该是常态。大多数的写手、评论还是要有敬业、负责、激情的投入。一方面写手能写出那种非要让评论追着评不可的气场的贴子;另一方面评论也要有明锐的洞察力及调节氛围的能力。一看没啥贴好评,自己下场来一篇嘛。

最好的玩的状态是什么哪?约30几个人,包一辆大巴,出去旅游个一星期,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来一场风云,或者群杀。谁也不会自杀,谁都有时间24小时在场;这样玩起来才爽皮了哪。

在这个状态下,一切规则、契约才有可能。否则,几近空谈。

你比如象我吧,老婆孩子一大堆,又工作,又生活的。本来时间也不多,又逢上想写的时候没贴子,有贴的时候又没情绪;很难真正有一个理想的状态来实施。如果你又逢上喜欢完美,达不到就只能赖皮充数了。所以说能来捧场是一个方面;是否对得起这个场子又是一个方面。

关键还是五月缺人了,没有自己培养一群优秀的评论,也缺乏争鸣的氛围;如果到了游戏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东拉西扯,无疑会捉襟见肘。确实如顿先生所言,主办方,还是有一定的如何选拔人才的责任。

但没有选拔范围的条件,没有条件也硬要创造条件来上,难免会差强人意而不够尽善尽美了。

这时候,又会引出到底是人适应规则,还是规则适应人的问题;我哪,倾向于后者。如果能让来参加的人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充分考虑到即使象我这样只有零星时间的人也能人尽其用、充分弹性的调配时间,变得更有积极讨论的意义。就象我刚才举例的,如果你的规则是为理想状态饿设计的,你就得找理想状态的人来实施。反之,就更应该修改规则,使之更合理。

比如人员定后,游戏开始前;是否还需要调研,对于时间上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是否还能遵循玩家的特殊请求。一个契约的出台,可能论证、调研、公投比呼唤更理性,也更管用。

是不是一定要让评论成为苦差使也还可以讨论嘛;一刀切的全贴包看,是否变为分批分篇抓阄或者其他更为有趣的方式参与有没有可能;如果明知道是枷锁了,还要让其带着锁链跳舞,显然是笑不出、也笑不长的。如果评论的目的已经偏离了原来设计的本意,变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使;为什么不能再调整哪?写手已经很辛苦,评论又接着痛苦;还要再等待被掐,我认为是不环保、不低炭的。

总之,游戏只是生活的调味品,应该要背离生活、工作中的那种责任大于乐趣的倒挂现象,成为生活品质的新的增长点,而不是鸡肋,如此,人们才会趋之若鹜。

还有,游戏是不是还可以贴近生活,而不是放逐?生活中那么多关于情感的矛盾,家国的纠结;一个个疑问与可探讨的方向,难道不值得被设计进游戏中吗?难道只有空降到一个个“鸟不拉屎”的“听雨崖”的武侠背景中,才能完成游戏的使命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生活中的疑问,或彷徨、或泥潭,也许正等着一场游戏来化解哪,而不是又凭空的再多添些新愁:)


2条资料   当前页1/1   5篇/页 首页| 上页| 尾页|转到第
提交新杀帖:(请勿灌水,删除勿怪)


   
≡≡ ☆ 五月吧出品   蜗牛牌风云群杀资料搜集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