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吧论坛藏经阁 → 4544 号风云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五月吧风云及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书剑||花样||光寒||藏经阁||书剑报到||书剑规则||花样资料||学堂||故事||总结||群杀资料||群杀总结||顶图||狼埔军校||回收站||提交||搜索
/瑟兰督伊/七弦月翎/素还真/随云公子/渔舟/邓布利多/谢沉衣/似锦/南乡子/匀眉/箫栖弦/梦月/(共搜集有194帖,此为第286帖)

(作者:;提交人:夏沫沫;提交时间:2021/1/9 13:00:30)

五月吧第435届风云『唐朝那些事儿』第六轮安西贴杀杜如晦ZX(联合刺)(真身:七弦月翎)

◇•秋•◇


太阳伯伯醒了。

他抻出胳膊,

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他低下头,

俯视大自然,

原来这一觉,

睡得这样漫长。

桃花匆忙地告别枝头,

投入大地的怀抱。

小草勇敢地钻出泥土,

涂绿了整片荒芜。

雏鸟长出了丰满的羽毛,

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太阳伯伯问使者,

人间过了几季。

使者指向枝头的野果,

是秋。


太阳伯伯醒了,

他打开了空调,

冷气从空调里跑出来。

他掉落树梢,

树枝抖抖身,

飘下了几片叶子。

他钻进泥土,

大地呵呵气,

蒙上了一层白霜。

他带着颜料桶,

在大自然闹了一程。

他路过的地方,

被粉刷成金黄的颜色。

创作的成果,

大家都很满意,

因为它叫丰收。


太阳伯伯醒了,

他看着冷气的杰作,

笑弯了腰。

醒来后的每天,

都会有各种惊喜。

信使带来了自然的礼物,

太阳伯伯打开礼盒,

甜蜜蜜的桂花,

红彤彤的果实,

一片淡黄的银杏叶。

信使带来自然的感谢,

阳光不吝惜恩赐,

才有秋的丰收。

太阳伯伯的慷慨,

得到了自然的回报和感恩。


◇•冬•◇


太阳伯伯下班了。

三个季节的工作,

让他有些疲惫。

任性的太阳伯伯,

决定给自己放个假。

缺少阳光的温暖,

大自然重新变得寒冷。

大树开始脱发,

叶儿从枝头飘落,

一片,两片,三片,

直到头顶光秃秃的,

像个坐禅的小和尚。

小动物裹上织好的毛衣,

躲在秋天搭好的房子里,

睡起了懒觉。

鸟儿缩在巢穴里,

用厚厚的羽毛遮住肚皮,

连最爱的歌儿,

也丢在了一旁。

草儿不肯梳妆,

邋遢着干枯的头发,

钻进了大地的怀抱。

大家都在想,

太阳伯伯什么时候来上班呀。


太阳伯伯下班了,

大伙儿都冻得打寒颤。

人类说,

我们不怕,

因为有羽绒服和空调。

鸟儿说,

我们不怕,

因为我们有坚强的羽翼。

绵羊说,

我们不怕,

因为我们有厚厚的皮毛。

鱼儿说,

我们不怕,

因为我们有坚硬的鳞甲。

大树怎么办?

大树挠挠光秃秃的头,

说——

我有一身正气。


太阳伯伯下班了,

信使通知雪花来上班,

雪花来到了大自然。

她化身成六瓣的精灵,

从九天之上坠落凡尘。

她亲吻平静的湖水,

轻抚着光秃的枝丫,

簌簌,簌簌。

这是雪的笑声。

她的笑传进了自然的耳朵里,

自然说随她去吧,

因为大家都爱她。



/瑟兰督伊/七弦月翎/素还真/随云公子/渔舟/邓布利多/谢沉衣/似锦/南乡子/匀眉/箫栖弦/梦月/(共搜集有194帖,此为第287帖)

(作者:;提交人:狼埔机器人;提交时间:2021/1/27 21:14:11)

狼埔军校第58届『中国传统色』第一轮G队分解色小说02:缃色[点名贪财好色@豆花](真身七弦月翎,小说)

“嗐,听说了吗,月灵宗主又收了个义子。”

“什么月灵宗,月邪宗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江湖人人得而诛之。”

“月邪宗手上沾了多少朝廷志士、江湖义士的血,简直猪狗不如!”

“月灵淮这个奸贼,投靠叛军,残害忠良,我恨不能生啖其肉!”

“他的那些个义子也没一个好东西,都是些助纣为虐的江湖败类。他新收的那个义子,听说是个以残虐戮尸为乐的刽子手,手段之阴毒,比大理寺里的酷吏还要狠辣。”

“听说这此人还是前燕州守备之子,竟然认贼作父,真是不知羞耻。”

“可惜了顾将军满门忠烈,门风竟败坏在这样一个不肖子的手里。”

“慎言,顾将军一案尚未平反,前些日子刚得了消息,上面那位还没松口呢。”

“顾将军站错了位置是不假,可为国捐躯死守燕州也是真,现在尘埃落定,也该给燕州将士一个说法了。”

“现在朝廷内忧外患,自顾尚且不暇,哪里顾得上这些。”

“唉,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茶肆的一角正窃窃私语,殊不知,被坐在边角饮茶的年轻侠士听了个囫囵。这人一身灰色劲装,风尘仆仆,脸上疲色未退,显得格外憔悴,似乎刚经历了一番长途奔波。他只点了一碗面、一壶茶,就这么坐了半个时辰,有店小二壮着胆子上前,却被这人一身未消散的杀气吓得不轻。

店小二不知,这位看似不近人情的侠士,正是当朝暗卫营中的精英——密卫言枫,而这位密卫,此时已是强弩之末,仅凭意志支撑,才不至露出破绽。

言枫的伤,并非搏命厮杀所致,而是领了罚后,又匆匆离去,未有一日休养。

半月前,言枫接密令,护贤王家眷归京。路上遇月灵宗杀手拦截,他见杀手进退有度,知必有位首领居中指挥,本着“擒贼先擒王”想法,他会上了这波杀手的首领。刀剑相交,言枫发现对方剑法虽看似古怪,但收发之间隐有熟稔之感。在言枫刻意试探下,却发现人正是他的总角之交——顾情。可此时的顾情,却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与他走马江湖的翩翩少年了。被刀锋划开的蒙面下,是一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容,一道伤痕从眉尾划至面颊,右手裹于衣袖间,似是不能活动自如,左手使出的剑法,与家传的“短歌行”相比似是而非,少了灵动快意,多了几分狠辣凶残。

言家与顾家数代相交,到了言父这代,弃武从文,成了顾父的主簿,随他共赴燕州任职。时逢乱世,顾父身为一州守备,决意与城中百姓共进退。言父知前途凶险,将一家老少送往京中老宅,自己则将性命舍给了这位肝胆兄弟、这满城百姓。可世事弄人,言父顾父满腔热血,未洒于硝烟战场,却冷在了权力暗涌和阴谋倾轧中。

那年,顾情与言枫还未及冠,未识得世事险恶。

那年,顾情短歌行初成,舞于竹荫间,剑锋过处,竹叶纷飞,言枫倚于亭间,奏笛相和。

那年,顾情解下腰间短剑,递予言枫,言枫则以玉佩相赠,相贺生辰。

那年,顾情与言枫相约,走马长安城,遍看长安花。

那年,顾情说,天地无情,而人间有情,我等只于人间潇洒快意,该是何等快活。

可洪流滚滚、泥沙俱下,执棋人尚且难以周全,何况本就无足轻重的棋子?

言枫历经顾伯父家破人亡、父亲获罪、挚友杳无音讯后,毅然投身暗卫营,做天家手里不见天日的毒刃,干得都是以往既不屑又痛恨的勾当。他要查明真相为父报仇,也要不避风雨为国许身,更要找到失去踪迹的顾情。正如领他入门的首领所说,成为密卫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当他终于找到顾情,却已物是人非。

他已折了嶙峋傲骨,满身枷锁,不得自由。

顾情更是入了邪教,做得皆是些伤天害理、有违人伦的腌臜事。

这让言枫情何以堪?

又让这数载光阴、数载辛苦情何以堪?

言枫解下腰间短剑,屈指轻弹,金石之声乍响。

“短歌依昔,故人何在?”言枫目光中讶异、怀念、叹惋、悲伤交织,甚至还藏着些久别重逢的惊喜,唯独不见质疑。

顾情未答,凌厉的剑法却出现些微的凝滞。

言枫知顾情认出他了,刚准备唤“阿情”,却见顾情收剑转身,如鹞子翻身投入林间,其他杀手纷纷退去,很快便消失在了视野中。

贤王家眷安好,穷寇莫追,可言枫的心思却挂在了顾情身上。

如果顾伯父知道阿情变成了这样,该有多难过!

阿情过得不好,显然受了不少罪。

阿情任务没完成,回去会不会受罚?

阿情的右手伤了,以后能否恢复?

阿情为什么会去月灵宗这个鬼地方?

阿情……

阿情……

言枫一咬牙,竟传讯暗卫营另派人护送贤王家眷一行,自己则请求协查月灵宗一事。言枫自作主张,擅离职守,一顿鞭子是免不了了,但到底让他遂了心愿。

可言枫这一路走来,越听越心惊,眉头紧缩,似是生气,又似是心疼。

人说顾情认贼作父,可十余年相识,足以让言枫知晓挚友品性。

人说顾情杀人如麻,可言枫知晓,顾情年少时连鸟雀也不忍伤害。

人说顾情以凌虐俘虏、割肉分尸为乐,可记忆里的顾情,一见血便脸色发白、食欲不振,甚至被他笑过不似乃父。

顾情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这些年,他是怎么过来的?



/瑟兰督伊/七弦月翎/素还真/随云公子/渔舟/邓布利多/谢沉衣/似锦/南乡子/匀眉/箫栖弦/梦月/(共搜集有194帖,此为第288帖)

(作者:;提交人:狼埔机器人;提交时间:2021/1/27 21:14:12)

狼埔军校第58届『中国传统色』第二轮G队分解色散文02:玉色[点名纳福@平安](真身七弦月翎,散文)

论及唐诗,李白浪漫快意,杜甫沉郁顿挫,王维悠然恬淡,而瑰丽奇诡,则首推李贺。

李贺的诗,将色彩揉在诗句里,每一句都能成为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读来瑰丽无比。又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融化在笔墨中,每句读来只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来又似乎应该如此,令人不得不叹服于李贺才学之广博、文思之浩瀚。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雁门太守行》一诗,塞外苦寒,他偏能写得饱满鲜活,边关倥偬,他偏能写得壮志满怀。整首诗读来,没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凄苦,没有“将军百战死”的沉痛,没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无奈,没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怆然,有的却是报效家国的慷慨激昂。更难得是,这首诗的写法更类似于绘画,讲究层层递进、浓墨重彩,每联均有颜色,将整幅边塞画卷徐徐展开,跃然眼前,不再是单调沉闷,而是活色生彩。能将边塞景色描写至如此淋漓尽致的境界,除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便是这首《雁门太守行》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联写的是“势”。黑云压城,仅这四字,便营造出了紧张压抑的氛围。“黑云”二字所指,不单是天象变化,更是表明此时敌军已兵临城下,战争一触即发,呈山雨欲来之势。面对敌军来势汹汹的进攻,我方镇定自若,列阵迎敌。下半句以“甲光向日”对“黑云压城”,氛围逆转的同时,进一步凸显出我方士气,如日破重云、无惧来敌虎狼之师。“金鳞开”三字,以阳光照射铁甲后的耀眼之感,为守城将士平添几分肃穆与庄重。首联里,上半句的沉闷与下半句的明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的冲击。宋王安石曾说,既是“黑云压城”,又何来“甲光向日”,指出了这句诗内容的不合理性,但正是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描写,才使画面更加生动、对比更加鲜明,铺陈出的“势”更为逼人。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颈联写的是“景”。古诗描摹边塞之景,多是形容其辽阔荒凉,而在李贺笔下,却别有一番滋味,让画角声中流溢出的秋意,更添了几分别致,几分凄凉。普通的泥土,被称作“燕脂”,又作“胭脂”,既显秾艳油润,又与战场上喷涌而出的鲜血相映。泥土上干涸的鲜血,被称作“夜紫”,夜晚雾气凝重,暗红色的血迹显出一片紫色,“胭脂”“夜紫”二色的使用,让笔下的战争场景有了颜色、有了形貌,裹挟着边塞的刀光剑影扑面而来。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颔联写的是“兵”。“易水”二字为典故,荆轲刺秦王,高渐离于易水相送,击筑而歌,故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寒风卷红旗,兵骑赴易水,悲壮之感油然而生。这些卫国戍边的人啊,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可此时此地,他们却是边关最坚实的屏障,最锐利的刀枪。尽管天气苦寒,尽管鼓声喑哑,可他们的信念绝不因此动摇。这一联看似是写环境的艰苦、作战的艰难,但从中看到的,却是整支军队无畏无惧,誓死卫国的豪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尾联写的是“志”。上半句同样用到战国时燕国的典故,燕昭王于易水边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招揽各国才俊,时人称为“黄金台”,燕王求贤若渴,燕国也由此昌盛。李贺生平有志报国,“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便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李贺少有才名,可惜却怀才不遇,因此诗中多言志,满纸皆是报国情怀。相传《雁门太守行》是李贺相赠韩愈诗集的首篇,所以尾联一句,或多或少存着一些希望被提携的期冀在其中。所以这首诗,写的是战场的烽烟,是诗人的心曲,更是一位壮志难酬的书生心里最深沉的的报国之路。



/瑟兰督伊/七弦月翎/素还真/随云公子/渔舟/邓布利多/谢沉衣/似锦/南乡子/匀眉/箫栖弦/梦月/(共搜集有194帖,此为第289帖)

(作者:;提交人:狼埔机器人;提交时间:2021/1/27 21:14:12)

狼埔军校第58届『中国传统色』第三轮G队分解色小说02:霜色[点名喵喵@招财猫](真身七弦月翎,小说)

元嘉元年春,江州城。

江州城郊有条小巷,砖石破败,杂草丛生。因连天阴雨,苔痕已爬满了整面墙壁。这样简陋的巷子,在富饶的江州城里或许少见,但在偏僻的城郊,却不知凡几。偶有几位农妇,背着沉重的篓子,笨重的脚步声响起,这样沉寂的巷子才有了些烟火气。

住在这里的,多是贫民,他们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仅靠着薄地的收成果腹。有几家婆娘针线活不错,能换得几文碎钱,便有了一年里难得的几次加餐。也是,哪怕家里有着些许积蓄,又怎会住在这边简陋破旧、这般远离市井的地方呢?

可陋巷里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人普通武夫打扮,骑着匹枣红色的骏马。虽年近不惑,却剑眉朗目、蜂腰削背,一眼望去便觉气度不凡。此人来到巷口,望着狭窄破旧的巷子皱了皱眉,又微微叹了口气,随后将马拴在巷口的一株柳树上。又从马辔解下早已备好的两壶好酒、一刀粱肉,提在手上,径直往巷中走去。

巷子深处,有一座极其破旧的宅子,墙壁老化斑驳、瓦片稀疏错落,这样的宅子既遮不了阳光,又挡不住风雨,可见宅子主人的贫寒辛苦。即使生活艰难,宅子的主人还是在四周种了五株柳树,当下正是四月,柳树已抽了条,丝丝缕缕,绿意盈盈,将这座宅子染上了些许春意。

来人走上前,礼貌地敲了敲木门,朗声道:“江州檀道济,特来看望先生。”

片刻,屋内传来了一道老迈低沉的声音:“檀刺史纾尊降贵,老朽却卧病在床,请自便。”

来人却道:“无妨,在下敬慕陶先生久矣,听闻先生卧病,特来探望。”因老宅主人老迈体弱,邻里亲朋时常送些饭食,故而大门虚掩,只轻轻一推便开了。檀道济走进屋内,虽是巳时,屋中仍旧昏暗。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蜷卧在床,被衾单薄。屋中没什么陈设,仅有的饭篮与水瓢竟还是空的,只墙角整齐摆放的竹简格外显眼。

老人见檀刺史进屋,挣扎着想起来,没想到檀道济先他一步,按下了老人的动作。“先生且好好养病,莫要劳动病体。”檀道济之前只听闻陶渊明辞官归隐,时常食不果腹,日子过得艰难,今日一见,比传言更甚,想到这样一位大贤竟困顿至此,心中满是酸楚、不忍。

檀道济不禁叹道:“先生大才,何至于此啊。”

陶渊明看着檀道济目光戚然,洒脱一笑:“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檀道济见老人面对窘迫的境遇不以为意,反而有些自得其乐的意味,既是敬佩,心下又有些不认同。他出身寒门,父母早亡,从小便混迹于行伍,随长兄征战南北,所听所闻、耳濡目染皆是陈平斩单于、傅介子破楼兰等英雄豪杰报国封侯的故事,那时他便知,若想这一身才略不被埋没,一腔抱负得以施展,便必须悍不惧死、尽展所长。

因此,在追随今上后,他每每身先士卒、出谋划策,一路征桓玄、平卢循、定荆州、伐后秦,从微末小卒平步青云,成了征虏将军。甚至在刘裕代晋后,有了从龙之功,成为开国功臣之一。若有才华而不显露,与明珠置于暗室何异?

于是,檀道济试图劝说这位老人:“贤者在世,无道则忍,有道则至。前朝昏聩,先生不愿随波逐流,这才挂冠而去。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正是先生出山之时。先生曾言,‘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先生大贤,又怀精卫、刑天之志,眼下便是良辰!”

却见老人缓缓摇头,语气坚定:“老朽岂敢自比贤者,这一身病骨,又何必自投樊笼。将军既以老朽之言相邀,老朽便也回将军一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我志不在此,将军便不必再劝了。”

檀道济见事不可成,长叹道:“进退之间,俱见风骨。先生之贤,我所不及也。今蒙赐教,携美酒佳肴以报,望先生莫要推辞。”

陶渊明听到“美酒”二字时,目光微动,显然对嗜酒如命的他来说,这实在是过于投其所好了。然而,他还是回道:“将军之盛情,老朽心领了。只是无功不受禄,将军既失望而返,我又如何能受将军所赠。”说罢,他又望向这位依旧谦恭有礼、没有丝毫不悦的江州刺史,犹豫了片刻,说道:“将军有从龙之功,已成飞龙在天之势。然臣强主疑,功高主忌,需防亢龙有悔。老朽言尽于此,还望将军珍重。”

檀道济听罢,既敬佩于陶渊明的品性,又感念于他的指点,于是郑重一揖,这是他对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老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只是,正如他所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内有前朝余党死而不僵,外有他国强敌虎视眈眈,他既有报国之志,又有报国之力,又岂能于此时言退。

檀道济走出老宅,又掂了掂手中的酒壶与粱肉,自言自语:“看来这趟是白来了,可也并非全无收获,陶先生果然是位大贤。”

檀道济一生戎马,不辞死生,常以伏波将军“马革裹尸还”自励。可惜一代名将未能战死沙场,却亡于君王疑忌。檀道济死后,朝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位可以媲美他的武将。时人感叹长城倾塌,以歌谣怀之,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瑟兰督伊/七弦月翎/素还真/随云公子/渔舟/邓布利多/谢沉衣/似锦/南乡子/匀眉/箫栖弦/梦月/(共搜集有194帖,此为第290帖)

(作者:;提交人:狼埔机器人;提交时间:2021/1/27 21:14:12)

狼埔军校第58届『中国传统色』第四轮G队分解色散文01:紫酱[点名花驴@捣蛋](真身七弦月翎,散文)

闲话青白

读书时,我发现了一件趣事。不论是生活俚语、成语俗语还是诗歌词句,常常会将“青”与“白”二字联系在一起,如“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青山白水”、“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这两个关于颜色的字眼,仿佛是对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弟兄,联袂出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故而借活动的机会,也来闲侃一番“青”“白”,也算聊以自娱了。

青,最早指代的是蓝色。《荀子·劝学》中便有这样一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化学课上讲到硫酸铜溶液的相关知识时,提到过“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是天然的硫酸铜,而硫酸铜溶液,便是澄清的蓝色液体。青,还可指代深绿。这一用最为普遍,如“青青河畔草”(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生活中常见的青草、青菜、青椒,指代的也都是绿色。到后来,对于青色的界定则是介于蓝和绿之间,如果既不像蓝色,也不能形容为绿色,那用青色来形容便是再恰当不过的。除了蓝和绿以外,青还能指代黑色。这一用法较前者稍少,但也不难遇上。如“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等。

除了可以表示某种颜色外,青还有其他的含义,这些内涵往往是由引申、发散等方式得来,给“青”字带来了一些新奇感与神秘感。比如,“青”可以指代东方,四方神兽里象征东方的便是青龙;“青”是鸟名,古代神话里便有青鸟,李商隐还留下了“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的诗句;“青”是地名,青州为古九州之一,直到现在仍然保留了这处地名;“青”是神祇之名,“他年我若为青帝”(黄巢《题菊花》)这句诗想必是家喻户晓,青帝作为司春之神,每到春天,总会有关于他的赞歌。

白与青类似,也是一种颜色。相比于“青”能够指代好几种颜色,“白”则单调了许多,仅仅指白色,如“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食者说》)等,若取“青”字中的黑色之意,恰好能够相对。在意义的多样性上,白倒是可以和青相较个高下。“白”在四方中指代的方位也与“青”相对,一东一西;“白”也是一位神祇之名,与青帝同为五帝之一,司秋季,与司春之神又相对。说完意义相左的,再来说说相近的。“白”和“青”均有困顿的意思,例如“白衣卿相”和“司马青衫”放在一起,便真的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了。

“青”与“白”二字虽然指代的颜色、背后的含义各有千秋,但放在一起,却格外协调。正如大千世界,必然光怪陆离,若只有白而不见黑,或只见黑而不见白,都会失于乏味。而青与白,均为自然中极为常见的色调,用这二字来形容自然、描摹自然,便不会有突兀或者怪诞的感觉。青山白水、青天白日,青与白的契合感似乎与生俱来、浑然一体,随意罗列便有漫卷诗香。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青山、青天、青草,白水、白云、白花,自然的美好,在于大道至简,在于相得益彰,而诗的美,也在返璞归真中一一体现。

关于“青”与“白”,历史上还有一件轶事,这也是我选择这个主旨的缘由之一。晋有一狂士,名为阮籍,书中称他可以用“青白眼”看人,如果用“青眼”,则表示甚为欣赏,如果用“白眼”,则是不屑一顾。小时候读这个故事便十分好奇,用白眼看人还可以理解,可“青眼”是怎么看的呢?难不成是电视里说的青光眼?等年纪稍大,知道“青”也可指代黑色时,一切都豁然开朗了。阮籍“青白眼”的故事流传至今,有了“青眼有加”“翻白眼”等词语,甚至诗歌里也常有提及,如杜甫的“青眼高歌望吾子”(《短歌行》)。看到散文背景题,最早浮现在脑海的几个念头之一,便有“青眼”与“白眼”,足见典故给人的印象之深。

青与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代表着古代人民向往自然、热爱自然的拳拳之心,而这份对自然、对文化的热爱,都深植于卷帙浩繁中,等待我们认真品读、欣赏。



194条资料   当前页20/39   5篇/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 尾页|转到第
提交新杀帖:(请勿灌水,删除勿怪)


   
≡≡ ☆ 五月吧出品   蜗牛牌风云群杀资料搜集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