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吧论坛藏经阁 → 4693 号风云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五月吧风云及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书剑||花样||光寒||藏经阁||书剑报到||书剑规则||花样资料||学堂||故事||总结||群杀资料||群杀总结||顶图||狼埔军校||回收站||提交||搜索
/帅。/(共搜集有4帖,此为第1帖)

(作者:;提交人:帅。;提交时间:2015/6/15 17:54:11)

今早刚洗完衣服,灰蒙蒙的天空就下起了雨。我呆呆看着窗外出神,雨能不能再大一点呢,早点下完了,我也好早点去晾衣服。
可是雨却依然不缓不急的下着。我抬起头,想看清天空的尽头,还有多少雨水。然而却什么也看不清楚,一股莫名的难受就这么渐渐升起。我的心里面传来声音:这雨,什么时候才能下完呢?
曾几何时,我是很喜欢雨的。
轻柔的雨丝,驱散了夏日的炎热。
错落的雨声,消融了岁月的烦闷
如烟的雨幕,点缀了蓝色的天空。
童年的回忆是幸福和美好的,尽管那是一段如此艰苦的岁月。在空调是一种奢望的年代里,雨是我最欢迎的存在。家里的老人,总不喜欢开电风扇,喜欢拿着扇子摇啊摇的,可以摇一个晚上,摇到月亮出来了,也就去睡觉了。我图凉快,喜欢对着电风扇吹,但是每每吹的久了,就会头昏脑涨。而每每在我夹在炎热和电扇之中头昏脑涨之际,就特别的念着雨的好处。
就这么往往在炎热中等待了三五天之后,才会有下雨。
那时候在我心里,雨,弥足珍贵。
小学升初中的前夕,家人带我乘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去烧香拜佛,祈愿我能考上一所好的初中。
我可没想要考上多好的初中,只要不给家人丢脸就可以了。在祈愿的时候,心里说的是真话,我心里说,只要年年都多下几次雨,那么我就努力下上一所好点的初中。祈愿完毕,感觉家人的眼光都盯着我,我就像是一个说了谎的孩子一样,不敢去看他们。
“许好了没?”
“嗯。”
我接过竹签筒子,使劲的摇了几下。
家人们拿着竹签去排队找老和尚求解了,没有了目光的聚集,我一下子轻松起来,既然是第一次来,就先到处去逛着看。
反正这段时间过的很长,在我一圈都逛完了,他们还在排队,于是我又逛了一圈。
看着家人进去,看着家人出来。
在家人终于求得竹签的脸上,我心里预计这签算是摇的不错了。所以也不开口说话。
倒是我老妈先忍不住,“你知道这签结果吗?”
我刚要回答,天空忽然毫无预兆地飘起蒙蒙细雨。落在我发间,肩膀,掌心。我不由得一怔。
脱口而出的话,也就变成了另外一句:
“天,下雨了。”
老妈不满的看了一下天空,似乎是怪它干扰了我们的对话。
“你又没去,咋会知道呢,我和你说,是一支好签。”老妈又自己公布了标准答案。
我看着老妈,很认真的对她说,“我知道这是支好签。”
老妈一脸狐疑的看着我,她知道,我从不对她说谎的。


/帅。/(共搜集有4帖,此为第2帖)

(作者:;提交人:醉忆红尘;提交时间:2020/1/3 20:24:12)

今天我还是要和大家讲讲左撇子的事情。
左撇子其实就是天生啊,本质上来说,不是后天的习惯养成的,用筷子,切菜洗碗,扫地拿东西,打架,做任何事都是自然而然习惯用左手,那是因为左撇子的右半脑比左半脑更加的发达。
至于左半脑管什么,有半脑管什么,可以参考下百度什么的,我这儿就不去搬了。
早就在小学的时候,我的数学在全班30个人里是最为拉风的。是拉风,不是说数学最好,基本上每一次都不能拿到前三名,假如是前三名了,那基本上是因为并列前三的太多了。之所以说拉风,因为我每一次都是差不多时间才过了一半,我就把试卷给全部填写满了,然后看着四周,都是还没写完的,这时候我是绝对不会检查个几遍的,我的想法就是,为嘛要检查呢,检查太麻烦了,最多就是丢几分,又不是丢不起。然后就登登登的跑上讲台,在全班同学的注视和监考老师的怒视下直接交了卷子。为了我不检查直接早早交卷的事儿,我已经进了三次办公室了,老师对我数学没能拿到满分感到万分的惋惜,希望我能检查下交,或者是不要第一个去交。老师说的我都明白,其实我也经常不是第一个交了,班上有几个转校来的成绩惨不仍睹的,或许是比我交的还早些,他们都是只填写填空选择和判断的,这三种题目,选择和判断要是不能看到旁边的卷子的话还可以直接蒙,填空就只能靠偷看了,至于应用题和简答题什么的需要写大把的字的,直接就留空。只要人家的填空做完了,他们就寻找机会去抄,只要是抄完了,也就差不多交卷了。反正我就这样,早交成了习惯,告诉家长也是没有用的,后来老师也就都不提了。
小学升初中后,数学就变得有些复杂了,以往只要一半时间就能交卷子,现在看着是有些难了,基本上得花上大半时间才成,不过不检查的习惯还事根深蒂固的,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考试,我都是不会检查的,考试时间对我来说,都是充足和过量的。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了一个叫做希望杯的全国范围的数学竞赛。
竞赛很有难度,因为竞赛不是给数学优秀的人准备的,而是给数学疯子准备的。我第一次感觉时间不够用,在结束的铃声响起时候,这张卷子我才做了一半。当时我感觉就是还有那没有做的一半,我没有一半的把握去做完,即便是有,至少需要我一整天的时间。


/帅。/(共搜集有4帖,此为第3帖)

(作者:;提交人:醉忆红尘;提交时间:2020/1/3 20:25:16)

【红尘旧梦】
槿时素月,跃然于心中,不轻易记起。
若不曾相遇,怎会相知。
若不曾相知,怎会轻许。
若不曾轻许,怎会孤离。
孤,此心犹在。离,此身已去。
悠悠的一声叹息,从亘古延连到现在,包含着万千的思绪,在空灵的月夜下回荡,回荡。

【雅海老人】
七年之前,一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年代。江湖动荡,各大门派广收弟子,明争暗斗。而我,受战乱所累,已然颠沛流离,正寻个安身之所。各大门派自可安身,然而,需战。我自万分不愿战,因此,数尽天下各大门派,竟无一可容安身。心念灰暗之下,正要回转,忽闻一声:
先生留步。
唤我的是一位老者:“我部名唤雅海,观先生龙凤之资,却时运不济,特邀先生入部,共谋中华大业。”
我缓缓转过身,微微一屈身,问道“先生,何为雅海?”
老者答道:“以雅为兵,以海为量。”
短短的八字从老者口中吐出,我竟然一瞬间微微错神。
“以雅为兵,难道雅海不战?”我露出期许之色。
“不战,亦是战。”
“不战就好,不战怎么会是战呢?”

【勤学苦练】
时光飞逝,一抬眼,在雅海的日子,已然过了数年。
我不知道在各大门派中的弟子的境况,但却清楚留在以不战为原则的雅海中,却是非常的艰辛,之所以我能坚持下来,因为雅海立于不战,在不战的前提下,我自是无处可去。
原来我是雅海老人亲自带出来的第一批弟子中的一员,看着部落成长壮大。因为我一直留在部落没离开,被分派到重要的岗位上为部落做事。
我所做的,其实是教些识文断字的基础。而雅海老人,雅致的功夫已然到了火候,一身的诗文水准不说,还通融了琴棋书画。跟的久了,也自然而然摸索出了点诗文门道。
诗文所出,在于一念,念由心生,首在用心,学诗之法,重在修心。

【修心之路】
假如有一条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修心可以算是一条。只有走过这条路的人,才会真正的懂得一些东西。
终于有天,雅海老人找到我:“你有事瞒我。”
我说:“你指我自作主张的事。”
雅海老人说:“你走偏了我的意思。”
我说:“我不愿战。而雅海不战,其实还是战的。”
雅海老人说:“听我的话,留在部落,我给你在部落里更高的位置,你还可以挑你喜欢的事情做。第一批的人到现在只有八个,而你,我不想损失你。”
我看着雅海老人,“你这么说,那我是留不下来了。我对位置实无癖好,反是高位者顺风顺水,教人术法如何精进呢?”
雅海老人沉默了半响,最终无奈的说,那你走吧,一个人走,不能带走一个人。不然我不会对你客气。
“恩,行。一个人来的,那就一个人走。”

【选择离开】
在雅海部落的早会上,我告诉大家,我要离开。虽然在我说话之前,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很多人在挽留我,他们不希望我走。还有很多人想知道原因。然而最终我谁都没告诉原因,大家的努力没得到回报,因为我去意已决。而结果也如我和雅海老人所愿,大家都按惯性留在了部落,等着下一任的主事。
然而,我却漏了一人——小班长清碎。
清碎问我,为什么要走。
我苦笑了下,说:“我找不到继续留着的理由了。”
清碎说,“你没告诉我原因。”
我说,“抱歉了,我不愿意说明。”
清碎不再问,却说,“若你一定要走,我就跟着你一起走,也不留这了。”
我想到了和雅海老人那天的谈话,就劝道:“你还是留着吧,总能继续学点东西的。”
清碎说,“我决定了。你教了我很多东西,我没学完,要继续跟着你学。”
我便不再劝。干脆任她去了。不过和她说了一句,“退也行,动静小点。”

【轩然大波】
我的执意离开,的确给部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不过在雅海老人的一手安排下,事情还是平息了下去。新任的主事开始设法融入这个团体,然而作为关键扶持力量的小班长却突然写了辞学报告。
在一个下午,我接到了雅海老人的一个电话,而此时,我已然知道一场风波已然不可避免。
解决风波的唯一办法,就是我回头,而我不会回头。
于是,在部落的一个小班,出现了长达几个星期的混乱状态,这种状态难以压制,甚至蔓延到了其他的小班,而我,开始被一些人质疑,在主流炮火的轰击下,迅速的走向身败名裂。
被我提拔过些人,开始逐一接受盘查和撤换。

【两字伤心】
清碎出神的看着这些状况,忍不住落下眼泪。
我说:“没事的。你别管了。”
清碎说:不行,他们不能这么对你。我要和他们理论去,你付出这么多,到头就这回报嘛?”
我说:“那你想干嘛,这有用吗?”
清碎说:“没有用,只是我原来还有些留恋,现在是什么都不留恋了。”
半响后清碎又说,“是不是我退出害了你,早知道我就不这时候退出了,混几个月不是混嘛。”
我吃惊的看了她一眼,奇道:“你知道的真多呢,可这其实不是你的错。”
清碎幽幽的说,“他们这么对你,我很伤心。”
伤心。
一股难以述说的味道用这两字便表达了出来。
她还是初学,不会诗词,若是会了诗词,会用诗句说。
十里桃花开似血,与君撷下寄相思。


/帅。/(共搜集有4帖,此为第4帖)

(作者:;提交人:wind;提交时间:2020/1/21 15:03:37)

狼埔军校第53届『感恩相遇』G队红火泥炉旗帖(真身帅。,小说)

荷花盛开



这些日子,BG区的河畔那块三千平方的地忽然就热闹起来了。

一条条鲜亮的横幅拉在施工作业区的外围,上面用大红色的字写着“打造本市一流生态旅游项目”,不远处还有诸如“年度重点市政工程”,“办公餐饮购物一体化商圈”等等的标语。

据附近的居民说,那开工还有开工剪彩仪式,大白天还放了不少的礼炮,这声音响的,连电视都不能好好看了。

一辆辆重卡装着满满的,陆陆续续的进入了施工区的大门,一辆辆的土方车也是装的满满的,陆陆续续的出了施工区的大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只能看到在吊机的吊装下,渐渐形成的楼宇,而在外围,堆了各式各样的钢筋,水泥,模具,线缆,彩钢,钢玻,铝材,使得这外围,又往外扩展了不少。

原本河面上的小石桥,不知是什么时候被拆了,那小石桥,从光绪年就有了,经历了风风雨雨,若不是之后几次的修缮填料,早就破败不堪了。即便是这样,这小石桥对于行人和小三轮车来说,还是实用的很,不过,私家的小轿车却未必敢开过去,更别提是卡车这般的庞然大物了。

短短半个月,在原本小石桥的位置上,出现了一座崭新的大桥。桥足有原先的四倍那么宽,有原先三倍那么高,一个大而圆的桥拱使得下面的河面,可以绰绰有余的通过绝大多数的船只。

沿河的河岸也重新修缮了,清一色的水泥狮头挑花小圆柱,衔接着不锈钢无缝管横栏,地面是传统的长砖水泥地面,每一百米设仿红木凉亭一座。一眼望去,让人欣喜异常。

周围的居民看在眼里,心底都是感谢**,说这钱真是用在了老百姓的身上了。



浩浩荡荡的工程是开展起来了,宾客盈门的招商引资办公室也没有落下。每天有许许多多的人进去,有许许多多的人出来。在招商引资办公室的门前,甚至有醒目的指示牌,标注着办公室的位置和停车场的位置。停车场在小学旁边。那小学的操场被简单隔离了一分为二,一半给学校用,还有一半被征用成临时停车场,还推到了一面操场的围墙,作为车辆进出的大门。

不多时,沿着老青石板街,沿途建造了三里地明清风格的带阁两层楼样式的铺面,圆墩子底花岗石为柱,单拱梁结构清一色的仿红木,门面是精雕花镂空的木质门板,居中是一对牛眼大小的青铜环,铜环都是上锁了,大都上面挂着一块牌子,正面写着铺位招租,下边还有两行小字,是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只是几个特别好的位置上的铺面,虽然铜环也是上了锁,却是没有牌子的。

在大桥的不远处,该是凉亭的地方,新建了一个码头,其实算是半个凉亭吧,有坐的地方,也有遮雨的顶,和凉亭不同的是,码头还要考究一些,在雕花小圆柱的外面,还搭挂了两个崭新的橙色橡胶救生圈。

十多艘游船像是列队一样,首尾相接的排在码头前面,游船不是很大,最多也就是搭上6个游客,左右每边可以坐三个人,船头上一个大箱子里面,放着几套救生衣,座位有靠和扶手,就算船有些摇晃,正常也不会落水。船工一般站在船尾,用一跟长长的竹竿撑船前行。

游船虽然有点小,但还是有顶蓬遮阳挡雨,因为做工考究,在细节上还用了不少的镂刻,因此还是很漂亮的。



河面挺宽的,在河道的**,还一路零星的点缀了一些荷花,当到了6月的时候,荷花盛开,乘坐在游船上,游客们能近距离的观赏到荷花,甚至还能嗅到荷香,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个非常好的随心的拍摄角度,同时还有一个干干静静的没有其他游客参杂的水面背景。正因为这样,游船售票厅里面的价格——包船走一圈300元,可以说一点都不贵,只要是在荷花盛开的时候。然而这个时候,还是有一些小贵,不过看着全新的游船,还是经常有人愿意买单去体验上一回。



六月,荷花盛开。

游客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宽大的河面就像是开了锦铺一般,十多条游船穿行在荷花之间,船上的人要么端着相机,要么拿着手机,对着荷花不停拍照。毕竟是在船上,不能说停就能停,机会虽说在眼前,然而稍不留心,就逝去了。只能先多拍几张说,回头好慢慢去取舍。

青石板街两侧的铺面,也是热热闹闹的,左面是一面酒旗挂在阁楼的下面,迎风飘扬,右面又是一块木牌,钉在横梁下,写着茶馆两字。一家白切羊肉的门铺不仅是里面坐满了人,在外面也是排起了长龙,各式的地方小吃,也都是摆了出来,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真是没有生意最好的,只有生意更好的。



只是这荷花开的盛,谢的早。

总有一些游客,既胆儿大,又有一些真本事,能采到这些荷花,又或者是生意太好,纵使这湖面够宽,船只还是挤在了一起。一些船工在繁忙的时候撑船时候不小心,一竿子碰伤了荷花,又或者荷花的维护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些伤了的荷花,就这么一直伤着了。

荷花开或不开,游客都会过来。不管如何,总是有几株荷花,是能让人看到的,又不是一株都没得。

天气渐渐转冷,更多的人愿意呆在室内,去外面玩的也就少了,河面上很少还是有些荷花,然而却少了游船,看到有条游船在河面上,我微微感到了诧异。现在还有人乘船玩吗?诧异是正常的,因为我看到河面上飘着几只可乐的空瓶子,当游船渐渐的不景气的时候,这管理河面的人也变得愈发的懒散了。


六:

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已经很多年以后。当初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变了样,只是总有一些痕迹还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桥边上就只剩下了孤孤单单的码头,要说船,还只余下一条,一条打捞的船,看着依稀有点游船的样子,但缺了顶。我有些感概,于是就问了那打捞的工人,那些船都去了哪里,还有那些船工去了哪里。工人有些出神,想了半天,答道:船没了,拆了卖木头了,船工挣不到钱,都走了。每条船一年的费用是二十万,一开始就交的。

荷花还是零落的散在河道中间,没有人关注或许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看着荷花有些出神,也许,比起别的什么,在这世上,荷花已然算是幸运的。



4条资料   当前页1/1   5篇/页 首页| 下页 | 尾页|转到第
提交新杀帖:(请勿灌水,删除勿怪)


   
≡≡ ☆ 五月吧出品   蜗牛牌风云群杀资料搜集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