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吧论坛藏经阁 → 3894 号风云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五月吧风云及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书剑||花样||光寒||藏经阁||书剑报到||书剑规则||花样资料||学堂||故事||总结||群杀资料||群杀总结||顶图||狼埔军校||回收站||提交||搜索
五月吧第十六届群杀《无竞维人》二轮评文(共搜集有18帖,此为第1帖)

(作者:拼将一剑;提交人:卧雪;提交时间:2013/11/8 21:40:39)

二轮官评:


[评]乾达婆:二轮评

[评]望舒:一区九贴

[评]安无事:一区平安无事的评文


二轮队评:

1、白府队
[队]白愁飞:白府队一区评文:取与不取间,我亦万万难

[队]白小扇:这个杀手不太冷

2、绝代风华队
[队]白开心:绝代风华队一区队评

[队]顾千回:二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3、大碗茶队
[队]汀溪兰香: 大碗茶队一区队评

[队]茉莉花:大碗茶队二区队评:好的写手要长命

4、吕氏春秋队
[队]咎怣:姑酌彼于觥,维以不永伤

[队]西风·不雕:另一种小清新

5、陌上秋来队
[队]狼将军:二轮评

[队]紫:二区评

6、花开陌上队
[队]小亲亲: 一区评文:抉择

[队]一条草:花开陌上队二区点评:破晓时分

7、秋水文章队
[队]公子笑:秋水文章队一区评

[队]开心树叶:秋水文章队二区评


五月吧第十六届群杀《无竞维人》二轮评文(共搜集有18帖,此为第2帖)

(作者:拼将一剑;提交人:卧雪;提交时间:2013/11/8 21:41:24)

[评]乾达婆: 这轮评完,发现自己的评论掺杂的个人感受太多,也许不够客观,请各位多多包涵!但,我坚信我评分是按文章水平评的!

1 杀人者

坦白说,这篇文我看了很多遍,还是不很懂,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初读时难懂是因为里面出场人物太多。我不是说你的人物不必需,但是这么多人,焦点聚集在一件事,出场形式都是就案件争辩,身份又相近,很容易让读者混淆。或许可以试着把人物的对白再脸谱化一些,比如令尹老迈,说话时常夹杂几声咳喘;再比如左史方正,言必提周礼;或者莫敖的圆滑、公子侧的爽直,都可以着重在对话中体现。这样读者易于区分,也许能更加清晰。毕竟大部分人不是评委,只是简单跟着你的情节走,不一定有仔细分辨人物的耐心。
还有就是作者在情节安排的问题。
一个贵族杀死一个平民,发现的是巡差,按程序和常理来说应该是司法部门先介入。又或者巡差根本不敢抓人,任由子重离去。也许作者想把事件影响如何扩大虚写,任由读者脑补,那子展审讯那段又矛盾了,子重既然已经被关押,就说明开始走法律程序了,那么子展之前没和子重交流过案情吗?至少子展询问前应该先有个一两句话的说明,补充前面的情节。或许子展也是整件事的幕后参与者,那就应该留一点伏笔才是。
事情如何到庙堂还牵扯到莫敖的态度,庄王是迫于民间舆论压力才交给大臣廷议的,那莫敖初始的态度应该是猜测庄王想保子重;如果是庄王莫名自动自发很重视这个案子,那或许刻薄寡恩才是莫敖最开始的想法。总之,摸不着头脑不是,不敢确定出言试探可以,一点思路也没有不是奸猾之人的智力水平。
子重判刑的真实原因是庄王邀买人心,为伐周做准备吧?可我回头再看,无法看出除了子重和庄王,谁是同谋。按理说为了控制事情最终走向,应该在大臣中安排一两个代言人才对,或许是子郑,作者同样没给过我任何暗示。
孙叔敖的出现同样让我费解,是为了给表面的案情一个交代吗?但这个案件其实并没有真的结束,凶手、动机,很多都没写。而孙叔敖作为庄王和子重密谋的一个不可预见量,对最终结果却没产生任何影响。
以上是我关于情节的大部分疑问,吹毛求疵了,毕竟群杀时间短,很难有余裕雕琢,我能理解作者。
作者用大雪来贯穿文章,用心是好的,大雪也在情节上起到了作用,但如果能赋予其一些象征意义也许会更好。另,与其说冬天的雪“来得不是时候”,不如改成楚国地处南方,冬季也不甚寒冷,如此大雪竟是百年不得一见的更好。
我很喜欢你人物对话的思辨逻辑,一句“死者是楚国的子民,子重就不是!”让我想到了白马非马,想到了合纵连横,想到了稷下学宫,想到了曹刿触龙等语文课本出现过的人物……总之,让我感受到了春秋气质,赞!
最后的最后,出于对推理的热爱,我忍不住想说死者面带浅笑被刀砍死不太可能,除非他是狂热的楚国主义者,整个人被精神鸦片控制,立志为伐周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毕竟疼痛是人的本能应激反应,刀砍下到死亡那一段时间,足够他收起笑容,痛苦万分了。浅浅的笑,我差点以为他是冻死的。


2 绣落鸳鸯·阿巧

我不介意你把感情写得十二万分直白,只要你有能力让读者认同甚至代入。遗憾的是,你没做到这点,通篇只是阿巧的呓语般的倾诉,波澜不惊,你没有下力气去调动读者,所以主人公可能撕心裂肺,读来却很难感同身受。下面试举例说明:
披风的设计很精巧,把阿巧对齐姜的感情贯穿,以实质表现出来,暗示阿巧从来只是齐姜的陪衬,并不重要。尤其齐姜穿着重耳猎来的狐裘披风的情节,宣示了阿巧彻底的被替代,但是作者没下工夫去写阿巧的绝望,中间过程完全靠读者脑补,不是不可以,但还是那句话,不容易代入。因为读者是跟着你的节奏走的,你让读者来不及去体会了。
开头大概是想营造画面感,所以用了花丛中我倒下的身影这样的句式,但前面对画面的渲染又不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还有就是用词的不准确也影响了你文章的感染力,如“我不晓得一个女人爱上另一个女人是什么样的感觉”,阿巧在爱,怎么会不晓得感觉?不晓得的应该是结果吧?这才是你要表达的阿巧对感情不求回报不期许未来的意思吧?
其实你的文字整体还是清新可人的,不妨试试写温暖向系、萌系的故事,或许更容易打动读者。


3图财害命非我意

看得出来,作者想塑造一个嬉皮笑脸却又妙手仁心的医生形象,可惜,不算成功。要达到这个目的,你要交代的还有很多。比如晋文公为什么要医衍毒杀卫成,或者卫成死后会对局势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要给医衍一个不杀的理由。否则,一个同门之死都不伤心的人,却拒绝毒杀仇人,不是凉薄就是迂腐,都很难让读者产生好感。
开篇过于纠缠铺垫,失于拖沓。其实只是一句晋公派医衍毒杀卫成,你竟然用了差不多二分之一的篇幅来写,东拉西扯,大大破坏了文章架构。而且你只是强调了医衍的无厘头风范,没有顺便把他的热心刻画出来。一句几十户人家窗外放了钱袋子不够,而且为什么要放在那几十户人家窗外,电脑抽号吗?类似的问题其他地方还有,感觉你有时太刻意追求轻松搞笑,反而忽略了文章全局。
晋文的刻画也不够好,我说除历史小说外不管历史细节就是不管,我从文章感染力角度来讲。晋文作为历史名人,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根深蒂固,你没有任何基础的颠覆很容易让读者产生抗拒心理,进而看低你的文。或许可以把晋文描写成一个成就霸业正在春风得意时期,有些膨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物。随着情节发展慢慢深入,最后轻轻一转,让他恢复冷静理智,对医衍的不杀先怒后肃然起敬。这样会更讨好一些,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晋文,也更容易接受医衍。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你完全可以不如此处理。
那个军爷说“谁都敢谋害”,证明他是知道齐姜身份甚至有可能是奉命而来,却一副药就轻轻放过医衍,未免也说不过去。
另,说个数学问题,千金有多重?可以放在药匣子里抱着就走?



4 凤舞

其实你的文字可以再慵懒一些,带着几分意兴阑珊不动声色地表达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愤怒,冲击力会更强。我不是说你做得不好,但出于我对这篇文章的偏爱,我希望你可以做得更好,毕竟你是我本次群杀见到的第一篇有属于自己独特气质的文章。
故事上来先说楚王想跳舞却没人欣赏,暗指楚王想在王位上有所作为而不得。这里如果不用寂寞二字,只是简单陈述事实也许会更好,好的作者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底牌全给读者,留白也是一种选择。
接着写从百姓对楚王漠然的态度,来说明楚王的地位——一个吉祥物而已,人们只是要有个楚王,而不是他这个人。这里很自然地提到刺客,为后文做铺垫。
然后,楚王终于有机会表演他的舞蹈了,当然这并不是真正的舞蹈,只是打苍蝇。可讽刺的是,打苍蝇反而成了楚王特色舞蹈广为流传,读到此处,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在这种颓废上多费时间,笔调一转,又回归到现实中来——刺客劫持楚王。在这里,作者先承接前文,进一步描述楚王的地位,从百姓眼光的侧面描写换到正面,给读者清楚的认识,把楚王为什么只是个吉祥物交代清楚。这里有个细节我不太认同,就是楚王“想不用操什么心就能把这王位坐踏实了”,这和文章中展现出来的楚王性格不符。当然可以解释为那是楚王刚即位,还存在着天真的幻想,但是后面没有转变的过程,还是和整篇文章保持一致比较好。
碰瓷的胡人是神来之笔,一下把故事带回到楚王和刺客的对手戏,看似荒诞又在情理之中,这里多说一句,作者很多细节都处理得很精心,牢牢把握住自己文章的基调,这种看似荒诞又在情理之中的基调,使文章浑然一体,贯通一气。
接下来重点写刺客的信念与现实的冲突,这把文章带向一个新的高度——这种矛盾不是楚王专有,而是人的共性。自此,文章从个人痛苦演变为对人类生活的思考与探索,得到了升华。
结尾又收到楚王,充满了正能量,光明而温暖,与开头呼应又有递进。有理想,就愿意去为理想努力,楚王如是,甚至鼓励刺杀他的刺客也如是。那么,我会努力评文,也请作者努力,继续写杀帖,笑。
另,说件小事,刺客是宋人大概是你精心的选择,毕竟宋襄之仁都是成语了,但从我感觉上来说,他要是鲁国人就更好了。



5 齐姜

这篇文很难评,作者的技法充满了矛盾,差异之大让我说不出整体是好是坏。
作者整体应该是想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叙述的,只把事实给读者看,并不加以评论或引导。比如齐姜的仇恨,作者对此不置可否,只是要告诉读者齐姜一直心怀仇恨,至于这种仇恨是否应当,作者不做出裁判,甚至连暗示都没有。但与之相抵触的是齐姜为了逃生跪求寺人披和阿巧之死的桥段,太过狗血,失去冷静的态度,难免突兀。
作者采用了与之相应的单纯的叙述手法,可是,有些地方看似简单,却非常有味道,有些地方却过于简陋,甚至笔法有些幼稚。比如齐姜母弟之死,简单几个排比,把当时情况淡淡写出,反而让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可写齐姜救阿巧那段,“便开始侵犯”五个字却远远不如直接写人物动作来得更好。齐姜离开客栈时,作者一句“齐姜出门时,心里是快乐的。”写得很好,余韵悠长,后面又幸福的感觉等语就显得蛇足,使读者失去了品味的空间。
齐姜对齐桓公的感情,作者没有交代,这是一个遗漏,造成作者处理齐姜面对齐桓之死时的表现非常古怪,虽然作者竭力做出解释,还是事倍功半,不如在前面加些伏笔来得自然。
太子昭对齐姜一开始的不设防也毫无道理。多年前的血案,他也是嫌疑人之一,为什么认为自己可以轻松站在同一立场上,齐姜不会仇恨自己,随意收剑入鞘?
本文的亮点在结尾,我很喜欢,有点像《白玉老虎》的那个结尾,接着发生什么不重要,主人公的感情已告一个段落,所以就是结局,所以可以结束了。



6 骨肉不见如参商
作者想法很好,可惜流于松散。也许作者动笔之前没想好自己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造成文章的重心有两个。一个是晋文之义,一个是刺客与杜祁的骨肉亲情,二者之间缺乏有机的融合,文章主次不清,读完有莫名的感觉。打个比方,如果刺客是感念晋文之义,最终反水,那至少前面你花费大幅文字描写得晋文的举动是有意义的,虽然这样的故事比较俗,但俗故事正说明行文有一定可取之处是不是?
文字若是采用短句子,风格可以试着再灵动一些,配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7 倾心
这样的篇幅想面面俱到未免心太大了,你想写公子兰的俊美,想写重耳的算计,还想写阿巧和齐姜的感情,可是这些不可能都装进你的文章里,最后只能是哪个都有,哪个都不够,文章也显得凌乱。文既然叫《倾心》,不如公子兰一笔带过,把重点着落在重耳和齐姜彼此的付出上,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写,或许会更好。
好文不过八个字:取材得当,张弛有度,可做到这短短八个字却很难。或者下次你动笔之前列个大纲,把你想写什么,想写的东西之间有什么关联,有什么样的线能把这些都穿起来之类的问题搞清楚,这样可能你的文会有更大的进步。
你的某些细节刻画我很欣赏,比如香袋里的蚕茧,短短一句话,比千言万语更加有力。还有重耳醉中靠在齐姜怀里,一个心怀大志的男人,肯在齐姜面前表露他的脆弱,一定是把齐姜当作很亲很近的人了吧?



8 医有毒
读完你的文,我彷佛看到,一个端正方直的老儒,在给人讲《聊斋》,笑。其实你的故事,属传奇笔记小说类,没必要非用半文半白的风格来表现,你文章中偶尔露出的一些通俗小说写法其实很生动,比如医衍翻翻眼皮之类的形容,可见你不是不能,为什么一定要端着呢?毕竟适合的文字能烘托情节,使文章锦上添花嘛。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医衍说在晋文眼中他“已非可控之人”,按说一个人有弱点在君主眼中才是可以控制并可靠的,或者赵衰的话另有深意?我不懂帝王心术,理解无力。


9 楚国往事
看完文章,我觉得被作者忽悠了,笑。
前面那么多情节铺垫,难道你最终就想写一个因果善恶的寓言故事?你还不如直接写成H文呢,一通淫乱之后最终告诉读者:喂,看过瘾了吧?可是,这样是不行的,因为会有报应的!咦?听起来好像某古代著名肉文诶。
其实第一遍通看所有参评帖时,我对你那个成年的王子不肯脱裤子的细节很有印象,你应该是个心思巧妙的人吧,能在百忙之中加这么一个闲笔,又生动又有趣。为什么不把这份心思用在情节大局上呢?





4 凤舞 9
1 杀人者 8.5
这轮文章排序很难,我开始记录的评分都是7.5-8这样子的,因为很难界定。有些文可能第一轮就精华了,这轮却不算出彩的,甚至可能连中游都算不上了。这两篇却是我一开始就记录为9分和8分的,所以排在一、二位。话说单纯比情节的话,杀人者未必比后面的强,但我评文时就说过了,我欣赏文章表现出来的时代气质。

5 齐姜8
8 医有毒7.8
3图财害命非我意7.5
图财害命的作者只是把写文当游戏吧?感觉另两篇更用心。
齐姜和有毒虽然篇幅不同,但水准差不多,因为感觉齐姜架构上投入的心血更多,所以奖励劳模。也别说,布局也是本事,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情节越复杂越是这样。另外,创新方面也是齐姜好一些。

6 骨肉不见如参商 7.2
2 绣落鸳鸯?阿巧 7
骨肉要不是整体结构问题,不会排名这么靠后,其实我还是蛮欣赏作者的风格的。阿巧是我唯一记录成7分,没有犹豫的文章。


9 楚国往事 6.8
7 倾心6.5
这两篇开始的记录都是6.5-7,结构来讲,楚国往事更好,倾心输在杂乱。




五月吧第十六届群杀《无竞维人》二轮评文(共搜集有18帖,此为第3帖)

(作者:拼将一剑;提交人:卧雪;提交时间:2013/11/8 21:42:03)

[评]望舒:
当我面对九张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参评帖时,大家知道我的内心有多纠结了。是的,排个顺序不难的,我只要按照读后的感觉给各块打分,然后往那儿一加就了事了。但本轮够得上精华资格的,在我看来至少有6篇,所以,并不是排名靠后就差了。李白科举不也落榜好几次么?
  
  
  下面按发帖顺序对各文的打分情况给予说明(这次罗里吧嗦写了一堆,大家想更快了解排名的,可以直接下拉到最后):

  绣落鸳鸯·阿巧
  我记得第一篇出来的应该是《杀人者》,不知道为什么01号就成了《绣落》了。所以这一篇是我本轮看到的第一篇。我承认,第一篇打分下手往往会重一些,不过相对应的,也就多说几句,算是跟作者探讨。写成“极好”水准的帖子,除了赞美,便是仰望,反倒说不上什么。以下,纯属探讨。
  基础1.3
  本帖在组词造句上面,相对生涩一些。相信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作者较少接触偏古风的文学作品,也较少看那些大型的古装历史剧,所以落笔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一些动作描写,让读者读着很费劲。半文半白并不是导致语感生涩的罪魁祸首,写作不能完全依靠大白话。我们可以找一些现当代较大名气的文学作品来阅读,挑出文章中所有文言句式,替换成大白话,那么这个作品立即就成了“豆腐渣”。文言句式仍是汉语的中的骨梁,半文半白仍会在今后的汉语文学中维持很长的寿命,关键看我们如何掌握此类句子的用法。
  没太大把握的,当然就用大白话来写。
  要注意句读和平仄,这是使词句顺畅的关键因素。其实要做到也很简单,一个句子写完之后,没太大的把握,就多读几遍,如果饶舌或者费劲,咱就用一个近义词代替。
  组词的时候不要想当然。
  当然,这些废话都可以当作与本帖无关。因为语感这个东西纯粹靠积累,跟我们平时阅读的东西也有关联,用自己最擅长的文字风格写帖子,才能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人物1.3
  在人物的性格塑造方面,作者下了功夫。但只塑造出了一个人物。主角是“我”,阿巧。全文给人的印象是“我”很务实,任劳任怨,一心爱着齐姜,对外界的人和物略带羞涩,幽怨,要说隐忍,勉强有一星点味道。作为一个仆从,一位女子,确实也已到位了,但“我”是主角,仅仅是这样就太普通了,不够好看。我们看本轮07号帖《倾心》中的阿巧,仅仅是个配角,还是第三人称视角,人物形象却鲜活许多。单单关键时刻敢于替齐姜拿主意这条设定,一下子就拉近了这主仆二人的亲密程度。这才是贴心人。这一杯毒酒下去,才真叫人揪心,两边都肉痛。而本篇中“我”在读者心中的印象——乖巧顺从的采桑丫头,对人唯唯诺诺,齐姜把“我”赐死虽然很是残忍,但读者会觉得这是必然结局。这就好比是武侠剧里杀手正与买主在密谋这什么,一个端茶倒水的丫鬟路过,管她听见没听见,杀手起手就把小丫鬟咔嚓了。“我”可是故事的主角。
  至于其他人物的形象,就更模糊一些。其实这个帖子,重点刻画的人应该有两个,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与“我”演对手戏的齐姜公主。感情嘛,永远不可能是独角戏,更何况是第一人称视角,“我”对齐姜的感情那么特殊,自然眼里全是她。
  但齐姜的性格太过单一。下面详细说。
  剧情1.3
  其实剧情很简单,简单的剧情要想写好却很难。炒青菜谁都会做,把青菜切碎了放锅里,怎么都能熟,关键是如何才好吃。前面说到“我”的设定,不如《倾心》中的阿巧强势,当然,人物设定强势有强势的逻辑,柔弱有柔弱的写法。柔弱,反而会幸运地得到善心人的呵护,显然,齐姜在背景中的设定就符合本帖剧情的需要。
  但在写两人童年乃至成长的过程时,不能只写“我”是如何对齐姜好,还得写齐姜对“我”的好。任何感情,即使是暗恋与单恋,只有单方面付出,被追求者只是接受而没有回应,追求者的热情会很快熄灭。
  哪怕俩人只是主仆关系,到最后你想要仆对主忠心耿耿,那必然主人曾有过一个动作让仆人感动,才会有在未来的某一天仆人能对主人赴汤蹈火。更何况你是要写阿巧对齐姜有超越主仆关系、超越友谊关系的特殊感情。那更要设计一些齐姜为什么能让阿巧对她死心塌地的剧情。无须惊心动魄的故事,也用不着潸然泪下的情节,从很普通的一些日常生活着手,比如齐姜喜欢舞剑,心思没有放在打扮穿着上面,就总是随手把一些胭脂啦,珠钗啦,送给“我”,胭脂在当时是稀罕物,而齐国临海,宗室公主想必都会有几支漂亮的珍珠发簪。本是齐姜不要的,送给“我”却成了极大的恩惠。又比如齐姜的性格,出身齐国宗室的她自信、开朗,乐于助人,又因为懂得礼仪,总能够在一些小事上面表现得很大度,落落大方,在那种不经意间,齐姜流露出来的姐姐对妹妹的的袒护与关怀让“我”深深感动,并由安全感生出了依赖感,自然而然地被对方吸引。
  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段小楼从小对程蝶衣很照顾,两个人从小一起练戏,后来一起走红,从舞台下到舞台上,师兄对师弟关怀备至,这种兄弟情谊让长期演绎旦角的程蝶衣误以为师兄对自己的好,是在回应自己对他的爱。作者需要制造一种“我”对齐姜的误会。
  进阶1.3
  以死亡来渲染爱的主题。分离必然是最精彩的高潮部分。作者用“冷峻凌厉,却如利剑,平日的笑意不见一分”来形容齐姜的表情,这当然是没错的,但这应该是读者第三方所看到的。但看在“我”的眼里,是不是可以有所变化?当“我”得知那是一杯毒酒之后,回忆齐姜递过酒樽时的表情,“我”看到的她的眼神中就不能有一些不舍、悲恸,或是愧疚?
  有恨,是因为爱得太深,“我”的痛苦不是因为“我”被赐死了,而是因为“我”死了之后,你会伤心流泪。“我”怎么忍心让你为我受委屈呢?
  唯有温暖的幻想才使得死亡更加冰冷沉重。这种幻想也正是第一人称视角可以做到而第三人称视角无法细腻触及的。
  “阿姜、天寒了,新织的披风在、在、在我床头放着。。。只剩鸳鸯未、未织就,想来,也不需要了。。。”
  一个好像是舍不得,却“冷峻凌厉”地赐死对方;一个明明已甘愿受死,却担心着送予对方披风上的那对鸳鸯未织成。“想来,也不需要了”,分明是反话嘛!
  爱情最美的地方便在于此,始终相信她心中有我,至死不渝。
  感情戏,两个人的纠结总是比一个人的自说自话好看。当然,第一人称视角,刻画齐姜的文字,必须是“我”眼中看到的,“我”心中猜到的……
  结构1.3
  故事在开头就已经宣告了结局,随后的一些场景可以理解为“我”在临死前回忆起的一些画面。从十岁开始,到十七岁,到齐姜出嫁,到“我”死在齐姜面前。故事又重新回到了开头的那个场景,“我”倒在繁花丛中,此时,落花可能还在一片片随风飘落,星星点点,宛如生命在点滴中流逝。读者看到这里,似有一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感慨,与结尾处“我”的那句遗言一起,缠绕在一起,回味深远。
  总分6.5
  


  
  杀人者
  评这个帖子之前,我得解释一下,我这个人有点小偏执。
  我读完这个帖子之后,忙碌了很久,翻了史籍查了度娘,深怕错过了哪个典故使,自己没看懂。
  读完之后,我特意还喊了一个好友帮着一起看。我说我没看懂。对方看完之后,故事是这样的,子重犯了人命官司,一帮人想处死他一帮人想袒护他。袒护他的人还包括楚庄王,他们想了一个什么法子,让子重逃过了极刑,并让他在日后建功立业。
  于是我问,那花匠是怎么死的,包裹里那竹简上寥寥数十字写得是什么,竟然让楚庄王自嘲一笑?
  好友说自己不知道,反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典故?
  我说之前到处查,就是担心错过了什么典故。
  咱也不怕学识浅,不知归不知,这里问问大伙了,子重杀花匠的典故出自哪里?
  作者大人,你说你大大方方把那寥寥数十字在结尾时候公布给我们该多好呢?你看03号帖《图财害命非我意》的作者多厚道,“人没死,钱就不退了吧?”明明白白写得清楚,要是《图财》最后没这句话,那将是个什么情况?同样,《杀人者》原本玩得就是推理,揭开层层迷雾,最后那书简上写了啥却一直捂着,这让读者多着急?
  有人猜,上面写着让子重北上充当间谍的计谋。
  后来我想通了,上面应该是证明子重与花匠有仇的内容。楚庄王那自嘲一笑,是在笑他与子重的计划没被孙叔敖这蠢蛋搞砸。
  是这样么?
  嗯?仔细想想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拜托,这种时候自嘲一笑,这该多耐人寻味!?“哼了一声,不知是喜还是怒”不行么?
  咳,回过头来看帖子。这个帖子真的是不得了,应该是个男写手吧,女写手就更让人拜服了。首先,这个题材不是那么好写的,很新颖,悬疑推理庭前辩论。让人联想到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全民目击》,作者把那种激烈争论的氛围与深潭泥沼般的悬疑写得十分真实,矛盾冲突写得很好看,现场感很强。这种大场面能控制得住,足见作者的编剧水平。
  基础1.4
  开篇的文字有些生涩,提笔时可能有些不习惯,但越往后越顺畅,渐入佳境。
  人物1.4
  几个在庭前争论的人物都刻画得不错,尤其以公子侧最为生动。子郑、屈冷也各有特色。但人多了就难以面面俱到,楚庄王、孙叔敖、子重等人物形象则略微弱了些。
  剧情1.5
  我原先一直纠结在书简那一块了,原本想着孙叔敖能翻案的(历史上子重不是犯凶杀罪被处死的),正等着一个惊天的大密谋被揭露,结果他还是被判死刑了。好吧,就算这是子重与楚庄王事先商量好了,那孙叔敖出来折腾的意义何在?孙叔敖所阐述的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理念,他提出的重视法治的观点,与子郑举出的“李离之死”典故无甚区别。
  重审!画蛇添足了吧?
  对,他这个愣头青确实将案件之谜又剥去了几层,并圆了子重“求死”的愿望(既然公子侧和子郑彼此说服不了对方,屈冷又老奸巨猾,揣测着楚王的意图),总得有个人出来拍板,是吧?孙叔敖就是那个被作者派去庭前拍板的吧。
  九转回肠,我究竟是看懂还是没看懂?
  孙叔敖有点为出场而出场的味道。
  进阶1.2
  本帖很精彩,但我分数给低了。我以为,还是有一些方面没有处理好。但揪着那些细节不放,反倒是对不起作者的良苦用心。尽管我没能读透,但《杀人者》我还是读了十多遍,也与不少未参与本次群杀的好友进行了分享。我想一定会有其他的评委喜欢这个帖子。从某种角度来看,本帖夺精或是被其他评委评为第一,我也深表认同。
  结构1.5
  总分7.0
  

  
  图财害命非我意
  不好听的话说在前头,这个帖子本是我想要推精而未能推精的。我喜欢本文的行文风格,诙谐幽默,笑点不少,饶有情趣的暗示也有一堆,一口气通读下来,很过瘾,结尾那句台词更是让人开怀。但整体而言,开头精致,而越往后越急促,不免让人有虎头蛇尾的遗憾。虽然作者笔力雄厚,长镜头短镜头长短镜头都能HOLD住,每一段落写多少对剧情的展开也并无太大影响(无非就是少读几个冷笑话),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第二轮,还是稍稍有些失利。相比之下,同样是写医衍与卫公的08号帖《医有毒》,就以微弱的优势排在了本帖的前面。
  基础1.7
  文字流畅。
  人物1.8
  各个人物尽善尽美,额,至少医衍、齐姜、
  剧情1.6
  剧情曲折生动,合情合理。不过,晋文公讨厌卫公的缘由,是可以展开来叙述一二的?卫公不礼重耳的典故未必人人知晓,而对于晋文公重耳小鸡肚肠的报复行径,用调侃的语言来一次历史颠覆,又何妨呢?
  进阶1.7
  语言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结构1.2
  总分8.0
  
  

  凤舞
  我打完分无聊看版面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网友已经对这个帖子进行了点评,唔,而且评得很细致,我想我就不废话了。这个帖子我犹豫再三,排在了第三位。行文流畅,语言幽默,充满朝气是本文的特点。就如同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决心那般,读罢,一种对明君将会开创新纪元的期待,呈现在我们面前,一种横扫旧弊大展宏图的愉悦之情,触手可及。所以,本文看似写得很随意,东一笔西一画,但涓涓细流终汇聚成涛涛江水,在文章的结尾将一种被称之为中心的东西折射出来。就这一点,本轮排在四、五位的帖子只能望其项背,被我排在第一、二位的帖子,也不曾做到。
  基础1.8
  人物1.8
  各个人物都很出彩,包括小酒馆里围坐着的饮酒者,他们的对白也极其讲究。
  剧情1.8
  喝酒吃羊肉那段我最喜欢。中国人就是离不开吃喝,在艰苦的时期,酒总是不能少的。但那个锡壶砸过来的剧情太扯了,那可是几坛子酒浆加烤羊腿啊?胡胡不喜欢喝酒吃肉?
  进阶1.6
  调侃了祭祀的巫舞,调侃了刺客的信条,调侃了在街边摆摊成帮结派的胡胡,调侃了那些为争权夺利而忙碌的权臣贵族,调侃了仁义道德与制霸天下……
  这一切所有东西,都是一种束缚,信仰束缚楚人,信条束缚刺客,地摊束住胡胡,权利迷住了贵族与臣工的眼,仁义道德使宋国吃了败仗,连年征战使天下人受苦……
  而熊侣本身也被束缚着,他是楚王,但他不自由,权臣若敖氏权倾朝野,他必须隐忍,到处嬉戏玩乐。他三年不鸣,是在等待时机,他渴望有一天能够一飞冲天,横扫一切束缚他的枷锁。
  题为《凤舞》,正好贴切了中心,又与屈原《离骚》中的句子相映衬,虽然时代有所穿越,但巧妙地表达了楚庄王内心的渴望,为文章增添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结构1.5
  总分8.5
  
  
  
  齐姜
  我对第二部分突如其来的大段的陈述性文字,有点儿不能接受。也许作者应该参考一下第一轮《忽有故人心上过》的叙述手法,把第二部分前半段的陈述性文字转变为一段回忆,以正常播放的手法,在齐姜的梦里过一遍,这样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也更容易将故事讲得精彩。
  而现在这种表述方式,我个人觉得并没有起到强烈的带入效果,反而使剧情十分拖沓。
  我仅代表个人意见,不推崇将这种叙事方式大篇幅地出现。不停地在读者耳边说主人公将如何如何,主人公心里正怎样怎样……
  我们看电视剧或电影的时候,为什么旁白终究不是重头?观众更希望通过自己去看去想,读文字也是一样,我们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去理解人物的内心,去发掘剧情的前因后果,作者不该如同注解那般,时时刻刻存在于字里行间。
  当然,这也可以算是作者的一种风格。小说还是要看人物的刻画与剧情的设计。当那颗烧焦的人头出现在齐君面前时,剧情进入了最高潮。也是全文最好看的部分。但往后的一些设计就有点儿“因为作者需要,所以这样安排”了。女女相恋原本就不容易,更何况一见钟情。乱世之中,你给我一口饭吃,我以名相报是有的。齐姜对阿巧也可能是出于怜悯,面对齐君的要挟,她分神分心,最后被擒。但阿巧突如其来的又恼又跳,虽然是剧情需要,但还是显得突兀了。
  小日本十年前拍过一部动画《浪客剑心追忆篇》,有类似的情节,倒是可以参考一下。就不细细说明了。
  顺带说一下,宫殿里面用火盆照明比较好。蜡烛太昂贵了,西方人为什么觉得烛光晚餐很浪漫,因为他们当初点不起。
  基础1.5
  见上述。当然文风这种东西也是见仁见智的。1.5分在我这里不算低。
  人物1.5
  齐姜的形象可以说到位了,一个复仇者,她背负的是母亲与弟弟的枉死,面对的是自己的宗室同胞——一群惨无人道丧尽天良的兄长。复仇者必然很冷酷,心中没有怜悯,取人性命只随心中一念,从不瞻前顾后。被仇恨吞噬,敢于犯险。
  那个持短刀的刺客也让人印象深刻。
  可惜阿巧挺失败的。虽然,她最后那段怒吼很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味道,可算作是精彩的闪光点,但依然挽回不了这个人物在剧中的颓势。
  剧情1.4
  相对而言,作者在打斗方面倒花了不少心思。
  进阶1.4
  本帖的优点在于,从整体上看,十分大气,快意恩仇,快刀嗜血。剧情上虽有瑕疵,文章开头也略微有些生涩,可能是作者本身没有进入状态的缘故。写到后面,杀人如切菜,一刀接一刀,作者自己也写得热血沸腾了,于是乎渐入佳境。只不过,若不是评委,怕是坚持不到那个兴奋点。另外,因为我这里是分块打分,一块一块理性分析,所以本帖在我这儿怕是会吃点亏。
  结构1.6
  总分7.4
  
  

  骨肉不见如参商
  本帖在我这里是本轮第一。也许在别读者眼中,这帖中的人物不是最生动鲜活的,这个故事的剧情不是最曲折,但本文是带入感却最强的一篇。字里行间只有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一张张画面。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本文的人物刻画,没有出现一句心理描写,没有用到一句议论性的旁白。故事中人物在想什么,他何以会这般行为,全凭读者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前后发生的事件去联想,也就是说,读者完全是自己在读故事,全然没有受到一丁点外界的打扰。以这种手法创作的本篇作品,就艺术高度而言,凌驾于本轮1区所有参评帖之上。作者是带着一种苦修式的心态在创作,且做到了文字流畅,剧情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等要求,理应获得本轮第一的席位。
  基础1.9
  文字很简单,但简单之中透着一股韵味。就像是白描,用简简单单的线条进行勾勒,最后要填上什么样的色彩,全由读者想象。
  人物1.8
  重耳闲云野鹤却胸怀天下的性格十分鲜明,狐赵二人忠心为主,却也不是一个模子,二人的性子一急一稳,极为分明。祁儿有点大众脸,柔弱贤惠的小女子,在危急时刻却能够挺身而出,不顾生死。
  剧情1.8
  剧情并不复杂,但该有的都有了。以对白推动剧情发展,是很多写手掌握不好的。对白不好写,要能够反应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进阶1.9
  人物、剧情、环境三者俱佳。
  如我开篇所谈及的,看似不起眼的一篇,却并非人人能够做到。也有不少人曾经也想过,摒弃一切心理描写、旁白议论,仅依靠对白、动作、表情、环境描写来反应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但最后中途放弃,比如我自己。
  结构1.85
  总分9.25
  
  
  
  倾心
  如果说《骨肉不见如参商》的行文用句如幽兰,那么本篇帖子的遣词造句犹如牡丹,华美艳丽。就文字功底而言,本帖在这轮的1区当属无双。本帖的还有一个特点,人物尽善尽美,每一个人物性格近乎完美,同时,剧情上也遵循了人物性格决定了事件发展方向的理想化创作模式,使得剧情与人物的结合十分融洽。
  基础1.9
  见上述,这般功底,远在大多数写手之上,本评自叹不如。我本应抱着学习的心态,缄口莫言,无奈还是得写下推精的理由。
  人物1.8
  人物的出现与存在既是为情节发展需要而服务的,同时也因为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事件的发生。我在对《绣落鸳鸯·阿巧》的评文中已然提到过本帖,仅以阿巧为例,她虽然是一个采桑女,是一个仆从,即便如此,她在人格上与齐姜是平等的。表面上两人是主仆,私底下却是姐妹,也正是因为阿巧骨子里不卑不亢的性格(公主捏破了她的蚕茧,她竟然敢划破公主的披风),她才能够与高高在上的公主结成姐妹。而且从齐姜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阿巧还很任性。
  “妹妹恁地任性,我那兄长也恁地窝囊。妹妹敢不见国君,国君富拥天下,却亦不敢造次!”国君都不敢对她用强的。性格之烈,可见一斑。但性格再烈,如果是寻常女子,又哪能拒得了国君?想来她从小是被什么人保护着,骄纵惯了。
  那个惯着她的人,也只能是齐姜。一位诸侯国的女公子,她的出身决定了她必然比一般女子自信,从小没有什么她得不到的;勇敢,她从小练剑,不让须眉;大方、待人谦让,熟谙周礼,讲仁义信……
  也正是齐姜的性格惯得阿巧越发任性,而正是阿巧的任性造成了她自己人生的惨剧:
  “若非往日无尊卑之虚,又岂有今日之祸。”姜氏轻叹,一脸悔意。
  其实,阿巧欲杀重耳不过是妄言。若齐姜氏劝她与自己一起出走,她未必不肯离去。也就是因为这种可能性,也正是齐姜的不忍,使得阿巧饮鸩之事更令读者揪心。
  所谓悲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挽回的,饱含着宿命般的凄惨,虽然痛苦,却还能以命中注定来宽慰;另一种是可以挽回的,原本可以避免,却鬼使神差般地发生,事发之时,懊悔参杂着悲恸,更加教人不堪。
  杨过和小龙女之间那点事,不都是可挽回性悲剧么?从尹志平在地上捡起那块手绢开始……咳,扯远了。
  至于公子兰与重耳那台戏,由于涉及特殊口味,就不评了。读者可细细品位。
  剧情1.8
  我在想,齐姜指间向阿巧酒中轻弹,合目悲痛地说出那句:“你已知所谋,必坏大事,留你不得。此为鸩酒,你自行了断罢!”的时候,插入一段环境描写来衬托阿巧与齐姜的内心是不是会更妙呢?
  作者的原文是“阿巧听罢先是一怔,随即哀笑道……”虽然也写到了一愣,有大约那么几秒的暂停。但这一方悲恸一方愕然的情况之下,是需要放慢镜头,让读者细细体味的。
  顺带说一下,第一部分是公子兰与重耳的惺惺相惜,第二部分是齐姜与阿巧的生死离别,作者真是兼顾了剧情、人物以及恶搞。
  进阶1.8
  值得一提的是,本篇有三个小标题,第一、第三部分的小标题是作者自己造的,而第二部分的小标题“卿本佳人”却有个典故,整句乃是“卿本佳人,奈何从贼”,这里的佳人不知是指齐姜呢,还是阿巧?
  依旧有些恶搞。
  结构1.9
  总分9.2
  
  

  医有毒
  这也算得上是一篇精华帖。第二轮竞争之激烈,大家有目共睹。这个帖子在我这里排第四,我觉得很对不起帖子的作者,但却也无可奈何。
  我曾专门将这个帖子挑出来给群杀圈子以外的好友阅读,对方说这个故事好就好在行文之中透着一股先秦之风,若以白话文来讲述,大概只能算是故事会的水准。
  是的,这篇帖子的行文笔法也十分寡淡简单,像是一幅肆意挥洒的草书或是写意山水,阅读之时,有顺水行舟之快感,毫无阻塞。又因为语言幽默风趣,读罢,教人忘却疲倦。
  不过,本篇既没有《凤舞》那种散发着蓬勃朝气的意味;也不及《倾心》能够将人物、剧情完美地融合;文风上虽然与《骨肉不见如参商》相接近,但做不到《骨肉》那般纯粹。
  《医有毒》各方面都很出色,却未能让我读到一处能使帖子升华的属于作者自己的闪光点。我会关注其他评委的评文,毕竟每个读者所看到的各不相同,也许是我错过了,而我所能做的仅仅是把这个精华帖放在本轮1区第四的位置。
  再多一个精华名额就好了。
  基础1.7
  人物1.8
  狐偃是上大夫,位居国卿,可以唤他狐子或者上大夫,咎犯公的帽子太大了。国君重耳撑死了也才是晋文公。
  剧情1.6
  进阶1.5
  结构1.5
  总分8.1
  

  
  楚国往事
  本篇开头写的挺不错,但结尾的时候突然换成了一种陈述性的文字,讲故事当然是这样最简单也最省篇幅。故事本身很离奇,也很有新意,但是就对帖子精益求精的态度而言,与前面排列着的六个帖子还是有些差距的。本帖在我这里在本轮1区排第七。
  基础1.7
  人物1.5
  剧情1.5
  本篇帖子写了一个背景框架以外的剧情,我觉得这一点很难得。我记得我在第一轮评文的标题中就写道:放过阿巧吧。你们看看,本轮还是有那么多阿巧。
  虽然,剧情设计得不错,但是没能坚持将小说以开篇的风格写完。结尾在我看来有些仓促。
  进阶1.3
  结构1.3
  总分7.3


五月吧第十六届群杀《无竞维人》二轮评文(共搜集有18帖,此为第4帖)

(作者:拼将一剑;提交人:卧雪;提交时间:2013/11/8 21:42:19)

[评]安无事:一区平安无事的评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图片20131029204849.jpg



1号帖《杀人者》 :11068字
杀人者死,杀人者是有权势者是否挡死?现代社会这个答案应该说是很明显的,但实际上就是在欧美国家他也有很多方法逃脱死刑的。何况古代。
全文围绕着公子子重杀人案展开的,子重是楚国左尹,帝皇子孙,被人发现于某凶案现场,持凶器着血衣,民议腾沸。全文没有详细描写案发经过,用庙堂辩论侧面说明案情及被害者身份,至于子重为何杀人没说,但是书中暗示与情爱有关。个人认为读此文可重点关注庙堂辩论阶段,控辩双方因身份立场不同利益诉求不同都有精彩表现。
以子重身份,杀死一个平民,如果不是帝皇想趁机除去的话肯定是毫发无损的,关键是庄王态度暧昧。庙堂辩论是全文精华所在。
此文可读性极高。


2号帖《绣落鸳鸯·阿巧》 :2012字
名字说明了一切,这又是齐姜和阿巧的故事,以阿巧的视角描述了双方从小到大的生活点滴以及阿巧的离开。文章较短,可看。


3号帖《图财害命非我意》 :8483字
医衍的故事,全文搞笑幽默可读性较高。从医衍给齐姜看病开始,到晋文公接到小纸条为止,叙述了医衍看病出方接任务到毒杀卫侯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医衍好色贪财并且有医德。


4号帖《凤舞》 :5769字
讲的是三年不鸣的楚庄王,文中讲的是他这段岁月的故事,行文幽默风趣搞笑,其巫社烤肉那段是文中精华,推荐阅读。具体点评可见http://www.wuyue8.com/bbs/dispbbs.asp?boardid=9&Id=138998。他说的这么好,我是没什么说的啦。


5号帖《齐姜》 :13428字
跟其它的齐姜和阿巧的故事不一样,这里没有重耳,有的只是一位女侠。文中从齐姜杀太子开始,和阿巧的相识以及远超现代的超短日期的相恋以及最后生命尊重的一跪,期间穿插着到她对童年困苦生活的回忆,到最后刺杀新的国君,全文流畅紧凑可读性强。
通过齐姜的视觉叙述齐公之死那段很传神,尤其是门板上的指甲印描述了一个将死者对生的留恋。
吐槽:不知道别人的感觉如何,本评读到“剩下的黑衣人马上了解了此人的棘手程度,也随之追进了巷子。”感觉用词比较突然,应该可以更合理的描写。反正当时读到这段感觉作者可能不善打斗的描写,读到后来虽然有所改观,但是还是觉得可以做得更好;另外怎么确认那个烧焦的头颅是齐姜呢,他们不会验明正身啊,脱下裤子就成也不费事;什么样的旅店啊,既有院子可以洗澡不怕偷看,还得需要自己去厨房做饭。


6号帖《骨肉不见如参商》 :4133字
写的是重耳逃城。重耳的故事在春秋中占有较大的篇幅,其故事小时候多有接触,目前所见所有关于其参评贴里,写的也是其慈孝仁


7号帖《倾心》 :4905字
文中分三段,第一段断断之恋,第二段拉拉之恋,第三段离别。本人对同性恋的态度是不歧视也不鼓励。


8号帖《医有毒》 :2120字
跟《图财害命非我意》是一个故事,本文是我读的第一篇本轮参评贴,感觉会获得高分,木想到啊。文短小精悍,可能是因为春秋背景的原因,所有参评贴对话多少有些白话文的感觉,本文尤甚,推荐。


9号帖《楚国往事》 :3603字
乱伦。本评没看大背景,不过看作者叙事,感觉讲的这些都是历史吧?




总结:

小牛以前发过一个帖子,建议评文最好不要光挑错或者是只是单存的形容什么这个那个啥的,必定除了评委外极少极少的有人会看全部参评帖,另外会有部分观众会等待精华出来后阅读精华。小牛当时建议最好在评文中对故事简单描述下,让大家有些选择阅读。本评文就是对此的一个尝试,感觉如下:这么评的话满足800字的评文真是容易极了。
白兰兰上轮说我把名次给了长篇,这一轮打分来看你还真的说对了,不过提示下,上一轮本评把第3名给了1700字的那篇参评,说明我其实不是太看文章长短的,个人还是推荐3、5000字的参评贴为好。
本轮参评贴质量较高,本来以为很难打分,没想到排名次的时候还是很顺利的,就是两篇幽默帖子谁3谁4让我纠结了几分钟,还好一切都结束了。
从第2轮开始,出当轮结果到下一轮参评贴提交截止时间都不足24小时啊,这对写手要求太紧了,估计大部分写手都要熬夜写吧!怪不得换人的这么多。
本轮参评贴质量较高,本来以为很难打分,没想到排名次的时候还是很顺利的,就是两篇幽默帖子谁3谁4让我纠结了几分钟,还好一切都结束了。



五月吧第十六届群杀《无竞维人》二轮评文(共搜集有18帖,此为第5帖)

(作者:拼将一剑;提交人:卧雪;提交时间:2013/11/8 21:42:47)

[队]白愁飞:白府队一区评文:取与不取间,我亦万万难
五月吧第16届群杀《天竞维人》第二轮队评届6吧

1、骨肉不见如参商8.5分
先提个句子:“莫说这森森古木和汤汤流水,即便是这河畔或树下的闲花野草”,“树下”与“河畔”换个位置,才能照应前句。本文以重耳流亡为背景,着重塑造了重耳的形象,而重耳之妻更是举足轻重。故事对情节做了淡化处理,但行刺那一段扣人心弦,那块玉也似乎颇有玄机。后面的处理有些粗疏,不知是否为后文留了个悬念。

2、绣落鸳鸯—阿巧9.3分
这是一篇美文,阿巧又一次成为了写手们钟爱的对象。此番,作者没有拘泥在桑林窃听的故事上,而是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倒叙手法,驰骋于想象的天空,以绣鸳鸯为线索,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笔法细腻,语言华美,首尾呼应,结构圆润。四个小故事的注脚都是点睛之笔。唯其整体略近散文,或为小瑕。

3、医有毒8.9分
故事短小精悍,几个人物着墨虽不算多,却也呼之欲出了。狐偃刚直,晋文公老辣,医衍表面贪婪,却颇擅心机,使自己进退自如,履险如夷。医有贪,为后文做铺垫;医有惧,为后文留退路;医有毒,则水到渠成。不提医有术,而术在其中矣。

4、齐姜8.0
这里又有齐姜和阿巧,只不过换成了一个颠覆版的故事。故事很长,作者的驾驭能力还是不错的,但整个故事的表现手法比较单一,情节的脉络亦不够清晰。故事虽完整,但故事间的衔接、过渡、铺垫等工作却做得不够好。齐姜入皇宫行刺,如入无人之境;阿巧临死时吐露实情,虽出人意表,却未能收“在意料之中”的效果。全文始于杀戮,终于杀戮,舍“杀戮”二字,其余的东西似乎欠缺了。

5、楚国往事7.6分
前面部分写得很不错,极尽渲染之能事,将扑朔迷离的气氛烘托足了。读者带着一个个悬念,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但从兄妹乱伦之后,文字就判若两人了。楚国往事,多少带点噱头的味道了。有点可惜,作者构思很好,没能一以贯之,教人顿足啊。

6、倾心8.8分
“不论是天赐的殊荣,还是后天的恩宠,(都)让公子兰有着无上的优越感。”此句中,括号里的“都”不可省略。
故事在一种比较暧昧的氛围中发展,至第二部分陡生波折,第三部分又趋于和缓。公子兰此人在情节中占的比重较多,文字也华丽。作者铺叙其人,为重耳出逃做了铺垫,更预设了对比。阿巧的故事看似斩断了和齐姜之间的感情线,却又由一枚蚕茧续了起来。到了终了,始知《倾心》之题,原在齐姜之于重耳,亦不乏重耳之于公子兰,不过后者要加上引号了——对比此前的惺惺相惜,这种“倾心”竟有些可怕。作者驾驭故事的能力较强,语言清婉,娓娓道来,不错。

7、凤舞9.0分
这个故事的构思不错,从语言风格看,比较幽默,但增添了不少沉郁的元素。楚王从一开始就被塑造成了一个笑料的角色,估计因此使得那个刺客被感染,差不多也成了笑料了。在笑声中,我们看到了楚国原生态的放养式发展,刺客都为之震撼了;在笑声中,我们或许还能体味到一丝荒诞;在笑声中,或许还隐藏着严肃的内核。而楚王也并非笑料,他气度颇宽,甚至能接纳行刺之人。这是大鸟,一飞冲天,指日可待。凤兮凤兮,翔九天兮。时兮运兮,适君愿兮。

8、图财害命非我意7.7分
这个故事和《医有毒》如出一辙,但语言上的嘻哈味道却极似第一轮的《晋惠公》。故事将医衍塑造成了一个深藏不露的市井之徒,似乎舌头都还没捋直。此人无赖之极,下至布衣,上至诸侯,无不嘻哈调侃,本傅一度疑为郭德纲穿越了。没有被诛杀,真是命大啊。虽然如此,我还是从嘻哈风格中找到了一段好句子,兹摘录如下:“洛邑,平王东迁之都。它仿佛一个巨大的怪兽的尸体盘在广袤的大地上,它有些悲伤,天空阴沉沉地,好像在努力地回忆着平王带领着大军进入午门,又好像在述说着历代周王的忿恨。”比喻句用得真好,只一语,周王朝日薄西山的情状便跃然纸上了。

9、杀人者9.1分
这篇开篇的环境渲染不错,烘托了氛围,也制造了悬念。中间的过程类似《神探狄仁杰》了,朝臣们在大殿上争锋相对的对话较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不断地在制造新的悬念。即便是孙叔敖的出场,悬念依然处于一层雾障中。文章最后,楚王的“法鼎”之论,发人深省。


18条资料   当前页1/4   5篇/页 首页| 下页 | 尾页|转到第
提交新杀帖:(请勿灌水,删除勿怪)


   
≡≡ ☆ 五月吧出品   蜗牛牌风云群杀资料搜集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