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位乡下的私塾先生,出生那天父亲在写一篇策论,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呱呱坠地,父亲便为我取名蔡半篇。为了能让我有个好的出身,父亲在我五岁时便亲自为我启蒙。只可惜,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我只能穷困潦倒地度日。
初入军营的那一天,绵绵了一整个秋天的雨竟停了,柔和的夕阳打得身上,朦朦胧胧的,整座营地都带了温柔的色调。太子殿下见我读过几年书,能写能算将我安排做了文书。
军营中待了几天后发觉军营生活还算不错,军士们大多是大字不识几个汉子,见我是新来的且是太子殿下带来的文书,竟待我十分亲厚。三不五时的有些军士会来我的营帐里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刚开始只是觉得奇怪,后来慢慢熟了才知道,那些看起来粗犷的汉子,内心却十分细腻。有些军士知道我读过书,都想来求我写封书信给家里的妻儿老小。渐渐地与这些汉子们熟络以后我的空闲时间便少了。有时候是替军士们写家书,有时候是跟这些军士们话家常。慢慢地我知道了这里的有一个统领是姓辛,是个“归正人”,文能提笔写文章,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位辛统领也是个人物,据说因钦慕大汉冠军侯,故将名字改成了驱病。一直梦想能成为冠军侯那般勒石燕然的不朽功绩,却也能孤身入敌营,取敌将首级来祭奠英烈忠魂。
自大夏将领率军侵犯我南楚国境后,朝廷竟然再也派不出能干的将领,只好将太子殿下推出来主持军政大事。太子任命张大将军为统帅,举全国之兵力抵御大夏,张大将军在群情激奋之下,一鼓作气,击退了大夏的主力部队。捷报传到京城,一时间主和派的官,员占据上风,朝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大臣们怕以后太子殿下掌握大权后分化权臣手中的权利,有意和大夏和解,太子殿下初掌大权竟也抵挡不住勋贵们的压力,朝廷派遣的使臣不日便要出发,为了不激怒大夏,想来撤军的旨意已经在来的途中。消息传来的那一天,辛统领悲愤交加。翌日,辛统领独自骑马出了军营,不知所踪,夕阳西下竟也没有回营帐。校尉猜测着统领大人接受不了现实,毕竟文人出身的将领往往有着自己的骄傲,与他们这些汉子们不一样。
这一日,如往常一般去书吏办公的营帐,看到另外几位文书争相传阅几张文稿,宝贝似的小心翼翼,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辛统领的新作,借来一份阅读,泛黄的手稿上洋洋洒洒写了气势磅礴的词,让人热血沸腾却又扼腕叹息的心声。五日后,朝廷旨意到达营地,宣旨的内监趾高气昂地宣读了朝廷撤兵的决定,将士们群情激愤,眼看就要直捣黄龙拿下大夏的边城了,朝廷竟如此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