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剑/(共搜集有2帖,此为第1帖)
(作者:;提交人:潇湘溯;提交时间:2010/10/22 12:28:20)
喝酒 -----何如一醉便成仙
生在青岛,自小便在青岛啤酒的香味中长大,见惯了大街小巷,一张小酒桌、几碟小菜、或者几根肉串,几个朋友推杯换盏,喝扎啤,侃大山,吆三喝四的样子,就连青岛的大姑娘,喝起啤酒也只当是“水货”,可以对着酒瓶吹,丝毫不亚于须眉,如果你在青岛的酒店里看到几个女人端着啤酒干杯,千万不要惊讶,这就跟东北的大姑娘叼个烟袋一样自然。
受父辈的影响,我也爱喝酒,有两句古话最合我意,那就是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以前隔三岔五的,就要和朋友们一起喝一顿,现在虽说没有以前喝的多,可是喝酒的心情并没变。 今天读一篇有关翻译家杨宪益的文章,说杨老招待客人都是以酒代茶,他的客厅里四面八方摆的都是酒,就连厅里悬挂的一副对联也是“酒”,上联是元稹的一句诗:毕竟百年都是梦,下联是吴祖光的一句补诗:何如一醉便成仙!读到此处,心不胜向往,这是何等超脱的境界,就中滋味,愈品愈浓,恨自己晚生几十年,不得与杨老把酒东篱下,带醉赏菊花。反复琢磨那几个字,真真是荡气回肠,豪情万丈!
我之爱酒,细思起来,不是爱酒本身,更爱的是呼朋唤友的那种气氛和感觉。想三五知己,把酒言欢,言无不尽,惺惺相惜,酒意微醺之时,意气风发,当此境地,似乎人生亦无憾矣。
有的人喝酒,爱慢斟细品,细辨此中三味,其乐无穷。而我,更爱的是从少年起就在梦中的江湖风范,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男儿意气,豪情万丈。记得当年读金庸的天龙八部,每每读到乔峰喝酒的豪迈,都要掩卷冥想一会儿,身为男儿当如此!若谁于酒桌之上,扭扭捏捏,推三阻四,甚或弄虚作假,我是不屑与之为伍的。我更钦佩的是酒量虽不佳,但却有酒胆,端起大杯,直爽的对我说:“我的酒量有限,只能尽此一杯,兄弟勿怪。”此等朋友,我当倾心相交,怎会计较喝多喝少?若遇到一个酒量酒品俱佳的,简直会觉得相见恨晚,一见即成莫逆,其实相投的不是酒,而是骨子里的真性情。
我总认为,酒品可反映人品,一个光明磊落的大丈夫,纵只能喝一杯,仍是光明磊落,而内心龌龊的小人,纵能千杯不醉,亦改不了卑琐的小人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