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吧论坛藏经阁 → 4172 号风云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五月吧风云及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书剑||花样||光寒||藏经阁||书剑报到||书剑规则||花样资料||学堂||故事||总结||群杀资料||群杀总结||顶图||狼埔军校||回收站||提交||搜索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文风及轰雷帖(共搜集有37帖,此为第16帖)

(作者:林小琅;提交人:嫣小贝;提交时间:2014/5/17 18:21:09)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一笑倾城队文风帖2:琴调【点名:蝶恋花@若】 Post By:2014-5-14 20:03:00

总喜欢在周末,背上沉甸甸的背包,去车站随便找一辆南来北望的中巴跳上,不论这车去的是郊区还是市外。也总是在半途,才会对比着手中的GOOGLE地图,决定此行的目的。也不论这目的地是山、是水,或者只是一个热闹的街区,只为了,这仅仅是一个陌生的风景。
  喜欢去陌生的地方穿行游荡,看陌生人脸上的各种喜怒哀乐,看陌生城市里的车水马龙,领略陌生风景带来的异样风情,而自己恍若事外,独自穿行。
  只喜欢一个人走。不爱大队出行的喧嚣,不爱同行伙伴的喧闹,只爱看着自己的风景静静听着歌想着属于自己的心事。
  城市越来越熟悉,生活却越来越寻不到快乐的意义。重复的事,重复的人,重复得越来越让人感觉到这没有新意的钢筋水泥架构里隐藏着的那种逼仄和压抑。直到终于厌倦,厌倦到没有激情的生活里已寻不出一点活着的意义。于是选择一个人离开,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享受因为陌生而衍生出的那种久违的激情和兴奋,不再遭遇那些看腻的脸,已经厌倦的事,不再把自己早已疲惫的身心仍然伪装成激情,只管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尽情呼吸。仿佛自己来,是在观看一场新的世界,遭遇一场新的人生。在这新的人生里,可以放肆穿行,又可以小心翼翼的保持着旁观距离。
  不会因为独自上路而感到孤寂、聊赖。因为,有山、水、有一路风景的陪伴,却不用再看身边人的脸色再决定自己该如何行事,也不用小心翼翼的揣摩过着别人的意图再决定自己的行程往返,只管放开心扉,漫无目的的游荡。爱了,就走到放肆,跑跑跳跳叫叫,无视那些陌生与不解的眼神,累了,随意驻足歇息,无用理会身畔人流的进退。也可以,在不熟悉的街道上,点上几个当地特色风味小菜,看着过往匆匆而冷漠的人流,喝下几瓶当地产的啤酒或黄酒,然后熏然,将心情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

  其实,许多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段流浪情结。一个人浪迹天涯,独自背上沉甸甸的背包去走遍天下,看朝霞升起看夕阳西下看潮起潮落听空谷鸟鸣,只是,太多的牵绊总让人难以鼓起勇气。于是,即使偶尔暂时逃离了那难受沉重的窒息和厌倦,那个逼仄的压抑的熟悉的城市,最终,自己还是必须要回去的。
犹如生命的旅程,无论起点、终点,最终还是重复成一个原点。
  日子总是日出日落般的重复,虽然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为了简单的活着,然而无论你的感受——是沉闷,是压抑,还是渴望逃离,最终,我们终需忍耐。因为,总是没有放任自己流浪的勇气,总是没有把自己放任在路上的能力。

于是,终是在周一前,搭上返程的车辆结束自己的行程,返回到那个早已厌倦的城市。把沉甸甸的背包塞回床底,强笑着那种早厌倦的笑容,去重复着那种已经重复很久却仍要继续下去的日子。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文风及轰雷帖(共搜集有37帖,此为第17帖)

(作者:林小琅;提交人:嫣小贝;提交时间:2014/5/17 18:21:24)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姹娅队文风帖1:催雪【散文】【点名:一笑倾城@酒】 Post By:2014-5-14 20:02:40

春游古城
  



  以为天要放晴,总见天空似乎有明亮亮的金彩,可它时不时地飘阵细雨,不知是要为我们的旅途增添一份湿意,还是刻意要在写生的画纸上留下几许痕迹?
  早就听闻“奇梁归来不看洞”,又听曹导讲“奇梁洞”来回将历经2小时,于是下车时打足精神,准备认真游赏一番。
  奇梁洞“大门”大概有十来米高,“门口”广场颇为宽阔,进“门”之路修有扶栏,来去扶栏间还设了一竹制水车,在周而复始地缓慢转动着,扶栏旁有一河潺潺的流水淌入黑不见底的洞口,传出哗哗的回响,似乎在述说它的神秘,诱人入其胜景一窥究竟。
  奇梁洞大致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人间”,是唐僧带着三位徒弟西去取经之路,在灯光的照射下,钟乳石变幻出各种色彩,使人宛若置身于幻境之中,显得扑朔迷离,他们有的从“人间”顶部垂落而下,在半空中凝住,就像冬天挂在屋檐上一串晶莹剔透的吊冰,有的从地底里长出,就像庄稼经过肥沃土壤的滋养正待丰收,当垂下的“冰”和生出的“苗”经过千百年的成长终于连成一体时,就形成了钟乳石。
  导游将其中一根巨圆形的钟乳石称作“定海神针”,话说这种“定海神针”非常难得,因为溶石生长为0.001cm/年,而它的主要养料是盐酸,一旦缺乏就会提前愈合,不再成长,所以一根钟乳石在正常生长情况下需要上千年才能形成。
  在“人间”之路历经了“西梁女国”,那是有着各类“女人”形态的溶石,之后是“火焰山”,走在“桥上”,观栏下一泓如镜水面,只见它将如林密布的溶石倒影全映照成了一幅幅或树影婆娑,或高山起伏,或荒凉沙漠,或瀑布飞泄,或小河悠淌之画景,让游客大为惊异,原来这还要得益于流动之水的清静,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这与众不同的景致。
  “天上”之景更胜“人间”。拾着“天阶”而上来到仙雾缭绕的“天庭”,各处宫殿流光溢彩缥缈虚迷,各路仙翁神态百千栩栩如生,有八仙过海赴寿宴,观音合十度善缘,也有太白金星捋拂尘,如来佛祖渡众生,还有“景阳宫”、“凌宵宝殿”以及“天界”胜景“月宫”。
  “月宫”内一“枝叶繁茂”的钟乳石被称之为桂花树,旁边溶石前凹后凸,颇像正在伐树的吴刚,脚边伏着一只可爱的“白兔”,越显活灵活现。嫦娥此刻藏于云端之中,依稀可以望见她的美人脸蛋,只见黛眉轻扫,云鬓高耸,似乎正在空中飞舞。经灯光照射下的乳白“月宫”,就像冰雕玉琢一般美丽。
  “十里画廓”就是顶层了,在这里,我们要穿越“丛林”,体验“小矮人”之路,去“天鹅湖”欣赏它的宁静与优雅,走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穿过狭窄的通道,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两边钟乳、溶石矗立,繁密且称匀地分布于一个十来米见方的洞内,中间一条硬泥路弯弯曲曲地向前伸展着,这大概就是“丛林”了吧,我们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这片“丛林”中,被导游告知此路尚在修整中,需“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才安全,于是大家便戏称它为“沼泽地”。
  所谓“小矮人”之路,就是需低头弯腰所走之路,其实这名字是我们自己编的,实际叫什么却是没记住,因此道只有半人高,里头亦是溶石如林,想象中也只有“小矮人”可以在这悠哉游哉地闲逛,便以此为名。
  到达画廊尽头,就到了“天鹅湖”,坐在观赏的路椅中,看平静无波的水面倒映着洞顶溶石那恰似天鹅嬉戏的倒影,游客们纷纷要求摄影师为他们拍下这天然溶洞中别致景色的身影。
  等返回洞外,已是上午十点多了,不知什么时候停车场前多出许多卖吃食玩饰的小店摊,正有些嘴馋,见路旁许多人都围着一家烧烤,便也走近去,像羊肉串之类家乡都有,唯烤螃蟹是第一次见到,便点了一串,螃蟹已被炸成金黄色,咬着脆生生的,感觉并不像是海鲜类,啃脆骨似的,只整个味儿辣得清淡。
  早就听说古城的牛角制品与九寨沟齐名,便想着买一样回去做个纪念,只是沿途游来并无满意之物,不是些大凡都市中都能买到的梳子镜子,就是用来镇居避邪的大牛头,于是趁这当儿的空闲,去各摊转转。运气不错,在一家小店的柜前看到一个“树老人”黑牛角烟灰缸,颇是别致可爱,便以八块钱成交买下,当宝贝似的小心放在包内。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文风及轰雷帖(共搜集有37帖,此为第18帖)

(作者:林小琅;提交人:嫣小贝;提交时间:2014/5/17 18:21:55)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姹娅队文风帖2:琴调【散文】【点名:一笑倾城@刀】 Post By:2014-5-14 20:02:47

《铜山赋》
  
  我家附近有一条河,河对岸有一座山,叫铜山。
  铜山离我家的距离并不远,大约不超过十里。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每天都能望见远处的铜山,晴天的时候,在阳光的照耀下,山形显得格外清晰,山上葱茏一片,用肉眼能明显感觉的林梢那一片片参差不齐的树巅。阴雨天的时候,山便朦胧了,如果楼层再高一点,能够连那条河也看见,便能看见一片雾蒙蒙山水相接,水连天的景象。
  孩提时并不知道铜山这一名是什么意思,那时听别人口中说铜山,以为是儿童的童,便以为就是儿童专门玩耍的山。长大了,学了中国地理之后,便以为铜山是个铜矿很丰富的地方。但其实它根本就不产铜矿,所以究竟为什么叫铜山,便不得而知了。
  从前总觉得山都是很神秘的,总是好奇的在想山上会不会有老虎熊猫之类的动物,就像电视机里放的那样。但这样的好奇心却总是被打破,因为总听人说,这么小的山怎么会有老虎呢?的确,铜山并不大,可以说,很小,从山上到山下一直延伸到河边,都长满了一种结着红果子的小灌木。听老人们说那可以摘了吃的。但我却一直不敢摘了吃。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对人身体很有好处的枸杞。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请假了,班里来了个代课老师,那个老师脾气很好,也很开朗,他便组织班上的同学一起去爬了一趟铜山。那时的铜山还没有开发,山顶的庙也还没有修建起来。代课老师也不是本地人,也不知道通往山顶的捷径,带领着我们一路从小路攀爬上去。山上的小路荆棘遍地,我还记得我的手背被划破过一条口子。那时的山上小洞里还有清泉,我们口渴了会很大胆的就着喝几口,感觉清凉清凉的。我们一路上确实没有见到什么动物,连一只稀奇的鸟也没有,只听到很普通的鸟叫,大概是布谷,麻雀之类的吧。我们爬到山顶的时候,山顶倒是有一个住户,不过住的却是极其简陋的泥瓦屋,屋旁有个清清的小池塘。那时我就想,古人说的隐居生活,大概就是这样的吧。站在山顶俯瞰山下,原本柔波荡漾的河流变得似一条细细的腰带,环绕了山半圈之后便向东流去,湮没在远处迷蒙的景象里。
  现在再去登铜山,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从山下的环山公路开始,一直到山顶,已经开发出了一条专门供游人攀登的阶梯路。在环山公路上绕山半圈,便有一条直接供机动车到达山顶的路。而山顶也盖起了一座寺庙。
  阶梯路并不是很长,即便慢悠悠的爬上去,不到半天便也可到达山顶。到了半山腰,路边会有一个亭子,供游人歇脚的亭子。亭子的两根正柱子前有一副对联,对联很简单,不是什么名联,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文字,但是写着对联的木牌子却已经倒了,破了,被扔在了一旁。我不禁心生出一种悲凉,即便不是一座文化名山,也不至于遭到这样的待遇吧。哎——好不容易人工使它看起来有点文化了,却又遭到这般冷落,到底是国人的不幸,还是家乡的不幸呢?
  山顶的寺庙规模还并不是很大,基本可以一眼望到头,所以如果不是虔诚的信徒,基本会觉得没什么可看可逛的,倒是寺里的斋饭味道还不错。斋饭当然是素的,不会是大鱼大肉,但那酸萝卜酸豆角什么的,却是一道很开胃很下饭的菜,吃起来香香的。
  游过了名山大川的人,大抵对这样的小山小庙都不会有太多的兴趣了吧。不过山下那一片片田野里的油菜花,却格外的引人注目,也成了这一路上唯一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让人忘却了铜山的平凡,忘却了这座普通的城市的喧嚣,忘却了非文化小山给人带来的挫败感——其实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是从一个有文化的地方走出来的人罢了。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文风及轰雷帖(共搜集有37帖,此为第19帖)

(作者:林小琅;提交人:嫣小贝;提交时间:2014/5/17 18:22:12)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绝代风华队文风帖1:催雪【散文】【点名:姹娅@粉】 Post By:2014-5-14 20:03:30

三亚行

一个寒风凛冽的下午,我们一行十人踏上飞往海南的飞机,傍晚时分便到达三亚机场。一出机场大厅,一阵热浪扑面而来,毛衣外套全脱了还热。好在不多一会儿就到了海滨旅馆,冲完澡换上衬衫,一起出门逛夜市。
暖湿的海风阵阵吹来,说不出的清爽。夜晚的三亚真美啊,街道两旁一棵棵叫不出名字的大树,足足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宽阔的河道两岸也全是枝繁叶茂的大树,长长的树枝一直垂到水里,分不清哪是树根哪是树枝,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美不胜收。我们边走边看,被南国美丽的风光迷晕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亚龙湾。初冬的亚龙湾依然人满为患,一群群的人光着身子在沙滩上嬉戏。椰树林里,赤身**的游客一排排躺在床上,像一堆堆肉躺在砧板上,被按摩小姐们搓来揉去。特别是几个肥胖的外国人躺在那像几匹肉山似的,小个子的按摩小姐差不多快跳上他们肥厚的背用脚踩了,实在让人同情。
我们选了处人少的地方,沿着绳子慢慢下到海水里。正是涨潮的时候,海浪一波一波涌过来,击打在我们身上溅起高高的水花,咸咸的海水涌进嘴里和眼里,我们大叫着逃上沙滩。用淡水冲下眼睛,再下到海里,几个人手挽手背对大海等待海浪的冲击。海浪带着强大的冲击力卷了过来,我们紧紧闭着双眼,在海浪的一次次冲击下大声叫喊。海浪越来越大,虽然我们手拉着手还是被冲散了,个子瘦小的小雨直接被冲倒在海水里,吓得连爬带滚地跑上沙滩,大家哈哈大笑。
从亚龙湾出来直接乘车去椰梦长廊。大巴司机向我们推荐一家特色海鲜店。等大巴车停住时,我们才发现是一家偏僻低矮的帐篷海鲜店。看着我们怀疑的目光,司机说,这里已经在景区里边,都是这样的帐篷,味道并不差。我们很不情愿地下了车,正前后张望之际,已被一路小跑出来的几个小妹给拉了进去。个子高大的厨师操着山东话向我们介绍海鲜品种,说味道不比三亚大海鲜楼差。哇,基尾虾才四块钱一斤,比我们那里便宜好几倍啊,到底是海边,海鲜也这么便宜!看着缸子里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海鲜,我们决定就在这家大吃一顿。
首先点了四斤基尾虾,厨师摇摇头说,对不起,你们才十人只能买二斤。继续点其他的,海鱼、扇贝、牡蛎、大海螺,一样比一样贵。记得夏天在青岛,这种扇贝才十八块一大份,这里居然卖到五十五一斤,一份就花去二三百。我们觉得这里海鲜太昂贵,点了四五样就不肯再点。大厨让我们把那只大海螺买下,我们看看足有五斤多,算了下近千元,摇摇头不要。大厨又给我们推荐了一条大黑鱼,一百三一斤,估计也要六七百,我们继续摇头。大厨两眼一瞪腰一叉,把铁勺子重重往地下一击,大声问,你们究竟要吃啥?看着牛高马大的大厨师恶狠狠的模样,一位女同学小声地说,那就这条鱼吧,别的不要了。
坐在桌上时,KK小声地说,我们进了黑店了!大家无声地点点头。服务员小妹过来给我们发餐巾纸说要另收费,问多少钱一包,她比了个十字。KK大吃一惊,这么贵的餐巾纸?十包不就一百块?不要不要!小妹忍不住笑起来,用海南方言艰难地说,一共十块钱。KK拍拍胸脯说,妈呀,吓一跳,我以为海鲜店变成海盗店了。十个人吃了一千多块钱海鲜,个个都没吃饱,那些好看却不中吃的海鲜让人大呼上当,最后还是用菜汤勉强把饭吃完,赶快付钱逃离那个海盗店。
短短一周三亚行,美丽的三亚夜晚、刺激的海滨浴场、浪漫的沙滩钢琴,当然还有后来吃到的正宗海鲜,美丽的南海风光让人沉醉,连同那个凶神恶煞的海盗店一起留在记忆深处。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文风及轰雷帖(共搜集有37帖,此为第20帖)

(作者:林小琅;提交人:嫣小贝;提交时间:2014/5/17 18:22:27)

狼埔军校【未了春事】第四轮绝代风华队文风帖2:琴调【散文】【点名:姹娅@红】 Post By:2014-5-14 20:03:22

暖春
出去走走吧,我这样对自己说。而后,就在心里开始渴望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不需带着繁重的行理,只需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在我的脑海中总是浮再这样一个画面:在青山绿水之间,做一个深呼吸,迎着暖春三月的风,深深地呼吸着大自然最沌洁的阳光与空气,闭着眼,畅想着蓝天白云的飞舞,心在沸腾,灵魂在燃烧。
信步行去,是遍野的枯草,召示着一年的辛勤已然结束,而目之所及,却是满山的青翠,生机盎然。绿色是使者,带着天使的温暖降落人间。顺嘉陵江而上,我们也许能找到江水的源头,千丈万丈都不算远,唯有脚下路,一直向着远方延伸着。若是清晨,还有碧绿的露从松针上落下,溶进泥土里,润物细无声。
我想,我愿意是那一株草,躲在绿荫之下,望着蓝天白云,也许,我的世界只有那一方小小的界,可我能见着我所渴望,每日的第一缕阳光总能在不经意之间穿透我的身体,照进潮湿的大地,从而温暖那一颗藏在泥土里的心。也许,有一天,那冰冷的心会被溶化,随着阳光,去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飞向天边的候鸟偶尔也会落在树稍,带着远方的消息,讲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故事。而我会是那个忠诚的聆听者,面带微笑,直到生命的枯结。
春天会过去,夏天会来到,我的姿彩会从青绿变得翠绿,会有漫山的蝴蝶轻舞着七彩的翅膀,我们互通着消息,我会将候鸟告诉我的故事,再一次讲述给她们听,让她们带向不远的地方,将我的美好与欢喜分享于天地之间。
到了秋天,我会枯黄,那只曾经停留在树稍讲述遥远故事的候鸟还很年轻,他青春的翅膀张扬生命的活力,我一看便认出他,而它四处张望,停留片刻之后便离去,我已经老去,只能带着阴寂的身影离去;只能在心里轻声道别。
我不可能是那株草,在匆匆的年华里,一晃便是暮年。我是那抹绿色,从清浅到浓郁。从荒原到树枝。
春日里的阳光,刚刚好,多一分,便热气袭人,少一分,便觉冰冷如冬了。而那绿意,也是如此,不多不少,恰到好处。青青浅浅的,没有油画里的浓重,却依旧可以道出春的气息。出去走走吧,看看老树上的新芽,是否还如当年朝气?能否勾起埋藏在心中关于童年的记忆?
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迷恋绿色,不管是童年的记忆还是青年时的莽撞,一直喜欢的是那厚重的色彩:黑的如墨能溶一切悲伤;红的似火能烧一切欢乐。却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上绿,象征着生命可以不畏任何艰险依旧向上的绿色。
也曾对着日历,像等待情人回归一般,充满着思念;也曾扒开枯黄的野草,寻找春天的脚步;若是发现一丝嫩芽,便会情不自禁地微笑,从不曾想过,一抹绿也可以让我心旷神怡,爱不释手。



37条资料   当前页2/8   5篇/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 尾页|转到第
提交新杀帖:(请勿灌水,删除勿怪)


   
≡≡ ☆ 五月吧出品   蜗牛牌风云群杀资料搜集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