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群杀《明月西沉》总结——谁唱阳关第四声(共搜集有13帖,此为第31帖)
(作者:谢霜浓;提交人:和尚用潘婷;提交时间:2017/5/24 19:11:56)
五月吧第336届十三周年庆风云《相伴红尘》第九轮A组辰衣砍阿朱1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7-5-18 21:16:19 [只看该作者]
补书
老县城建立在春秋时期,钟灵毓秀,地杰人灵。此间出了一位补书巧匠,擅长修复古籍旧书。无论破损多么严重的古籍,经他手,都能修复。要说这巧匠,长得也实在平常,高挑精瘦,深度近视,人称哑巴胡。
哑巴胡天生就是一个哑巴,当然,也是一位聋子。但哑巴胡懂唇语,业务交接时只需看对方口型便可沟通交流。只是,哑巴胡做这修复古籍的工作也无需与人过多来往,但与古书交流即可,绕是议价,但凭主人良心支付。哑巴胡日日与书作伴,在故纸堆里穿行,已经练就一身好本事。一本古书,无论破损多么严重,他只要拿在手上看一眼,即可断定修复价值。古籍修复不是普通人都能干的活,这是因为古籍修复不能因为原书破损太过严重而将损坏的片言只语给去除,更不能破坏原有的装帧形式,而应该整旧如旧。经哑巴胡修复的古书,不是明眼人,断是难以辨别曾经有否修复过的。
老县城有个明清时期留下的图书馆,珍藏许多古籍善本。有一次,管理员拿一本《朱子家训》给哑巴胡修补。此书是清朝善本,十分珍贵。哑巴胡拿在手上,目光瞬间灼亮起来,有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三天过去了,这本《朱子家训》尚在哑巴胡手上原封不动。此书破损度高达百分之七十加,稍有不慎,便会对原书再次破坏。“不遇良工,宁存故物”是哑巴胡补书原则。好在,损坏虽然严重,但掉字甚少,修复价值还是很高的。
第四天,哑巴胡开始投入工作。他先给书页去污除霉,这是修复的第一道工序。在选用修复纸张上,哑巴胡有点踌躇,古籍修复的纸张不仅忌酸性,而且,需要注意强度不能太低,纸张纤维的组成、薄厚、颜色、帘纹以及宽窄和方向都要与原书纸张相近。何况补纸的吸水性也要强,才易于粘合。哑巴胡的厉害就在这里,他不仅会修补书籍,还会造纸。接下来就简单了,他将事先处理过的不含蛋白质的小麦粉熬成无酸无色的浆糊进行粘合,这种处理过的浆糊不仅不易发生虫蛀,而且具备较强的黏合力并保持其可逆性。等到最后一道工序捶平结束那天,已是第六日的凌晨。
当管理员依约来取书时,但见哑巴胡斜躺在条案上呼呼大睡,他的身旁,那本《朱子家训》归归整整放在白底蓝花的案布上,如同从未破损那般。
管理员不禁感慨,有缺陷的身体在修补有缺陷的古籍,这是美丽的灵魂让美丽的历史重新绽放光彩啊。
自修补好《朱子家训》后,哑巴胡更是名声大震,京城博物馆也有专家专程来请他出山修复古籍。
文革开始后,到处都在抄家,所有的人都在造反有理,再也没人送书给哑巴胡修补了。老县城自是难以幸免,日日在满城风雨中飘摇。忽一日,哑巴胡想起县里的图书馆,想起多年前曾经修过的那本《朱子家训》,反正也没事干,不如带孙女进城玩一趟。
原先整齐有序的书架东倒西歪,破四旧把所有的书都破坏完了。供看书借书的桌椅也被附近的居民搬空,管理员的房间也被革委会主任一家占用了。哑巴胡想起那本修缮过的书,突然有点眩晕,站立不稳,幸亏孙女及时扶住他,两人互相搀扶着走进革委会主任家讨水喝。
一进房门,哑巴胡一眼就看到主任夫人正在糊鞋底,她身旁是一堆从图书馆搬来的图书。那本《朱子家训》堪堪落在身旁。
哑巴胡忍不住靠近主任夫人,夫人撕一页书,哑巴胡抖一抖身子,最后身子如筛糠一般抖个不停。
回家后,哑巴胡病了一场。平时,他身体尚好,多年不曾生病了,这场病来势凶猛,让原本细瘦的他愈加孱弱,整个人如同一本朽坏的破书一般。只是有一事奇怪得紧,自县城回来后,孙女突然变得勤快起来,天天屋里屋外的给房屋洒水,却又洒而不扫。如此连续数日不停,房外是泥地,邻居来往踩下无数脚印,因此纷纷来投诉。这日清晨,孙女又在洒水,哑巴胡抓住她比划询问缘故。小姑娘转身拿出半本破书,正是他修缮过的《朱子家训》。孩子脆声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爷爷,我在洒扫房屋呢,你看,我这样带着水珠挥挥洒洒,像不像仙女?”
|